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眉山 > 正文

故乡苦笋鲜

来源:乐山日报 2019-05-05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朱仲祥

我的故乡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端,左边有青衣江流过,右边有岷江蜿蜒,与三苏故里眉山仅数十里之遥,所以传承了许多东坡遗风,比如对于竹的崇敬,对于苦笋的偏爱。

故乡的山野平坝、街巷院落,随处可见翠竹的影子,或铺排成茫茫竹海,或摇曳成园圃的竹林。在这些嘉篁幽竹中,苦竹是最不起眼的,比起楠竹、毛竹甚至茨竹来,它不仅所占林地较小,枝干也不粗壮,平常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甚至遗忘。只有到了草长莺飞的仲春时节,故乡人才记起苦竹的存在,记起苦笋鲜美的味道来。

这是人间四月天,桃花早已谢了春红。随着一阵惊蛰雷声炸响,一场霏霏春雨过后,深藏地下的竹鞭就立即苏醒过来,开始潜滋暗长,萌发,抽笋,拱出泥土或石缝,然后一个劲地沐着春风往上长。故乡的山坡地坎,房前屋后,凡竹鞭所到之处,都会有苦竹笋的影子,都会飘满苦竹的清香。这时走在苦竹林中,要轻提脚步小心慢行,稍不注意就会被冒出地面的苦笋绊着,或者被长高的竹笋撞着。低头一看,那些才露出尖尖角的竹笋,胖乎乎圆鼓鼓的,如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煞是可爱;而长高长粗的竹笋,裹着壳,带着露,挺拔俊俏,亭亭净植,如英俊少年。而那些头顶的竹叶,纷纷伸出母亲的手臂,相互交叉荫蔽着,营造出一个温馨湿润的空间,以便稚嫩竹笋们能够吸足水分和营养,茁壮地向上生长。

此时,在布谷鸟啼鸣的苦竹林里,常行走着一些背筐提篓的人。他们趟着林中的露水,睁大期盼的眼睛,逡巡着,采摘着。苦笋的采摘很简单,不需要锄头、砍刀之类的工具,只需一弯腰一伸手一用劲,一根根苦笋就被拔出了疏松的地面,鲜嫩地出现在人们欣喜的目光中。然后轻轻抖落笋子上的泥土,轻轻扔进携带的背篓或竹篮里。但识别苦笋的鲜嫩是个技术活,那些刚冒出地面的,笋肉不够丰满;那些长出地面太长的,笋肉则纤维化了。只有那些钻出土层一尺左右的苦笋,笋肉既丰满又鲜嫩,采摘刚好。

采摘苦笋的目的是为了尝鲜,但采回家的苦笋不能放太久,要在尽量短的时间里,用小刀去掉铠甲般紧裹的笋壳,剥出其中白嫩的肌肤来。再趁着清新苦涩的芳香正馥郁之时,迅速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手法进行烹饪,烹饪出春天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如果搁太久,苦笋就会因为逐渐纤维化而无法食用。

在我的故乡,烹饪苦笋的花样繁多。最简单的是凉拌苦笋,就是将剥好的苦笋切成细丝,加入食盐、蒜末和香油拌匀,就是一道时鲜的山珍,爽口清香,又不失脆嫩清爽、苦中回甜的本味。也可切块烧鸡,让鸡的肉香和苦笋的清香形成互补,融合出一道风味鲜美的佳肴。当然,苦笋做汤也不错。将苦笋和猪肉切片备用,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生姜、胡椒和少量食盐熬汤,有的人还喜欢加入农家腌制的酸菜来提味,然后放入笋片和肉片,煮熟后装盆。清亮的汤色、白嫩的苦笋,夹杂着鲜美的肉片,色香味俱佳。当然,故乡人对于苦笋的烹制,远远不只这些样式,还有什么苦笋炒肉片、苦笋烧排骨、苦笋炖鸡汤、笋末碎肉清蒸狮子头、白油清烧苦笋等等,组合成一桌地道的苦笋宴,风味独特又琳琅满目,常常赢得一片喝彩。

故乡人对苦笋的喜爱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苏轼的青少年时期。据说苏轼年轻时,就十分喜爱苏母烹制的苦笋菜肴,以致成为离开四川浪迹天涯中的一份乡愁。北宋元祐四年七月,出任杭州知府的苏东坡,在开仓济灾、筑堤植柳的忙碌之余,总是时时怀念故乡。这年春天到来时,有十六个秀才要回四川去,他听说后好生羡慕,思乡之情再度喷涌而出。回想起那年离开眉山时与友人的荔枝之约,想到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不禁感慨万端,挥笔写下了《寄蔡子华》一诗,托秀才们给捎回眉州去。诗中写到:“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由江南的春天想到故乡的春天,想到故乡三月的青衣江畔,那些闪着银光的“桃花郎”,以及裹着紫色硬壳的竹笋,多么令人喜爱,而且这些美味不用花钱购买,只需下河捕捞或上山采摘就行。有时乡亲们捕捞了鱼儿或采摘了苦笋回家,还会作为礼物相互馈赠。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著名的美食家。他称赞故乡的紫笋苦中回甘,齿颊留香,“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岩蜜十发甜。”至今来到眉山三苏祠,还可以在诗文书画、亭台楼阁间,找到苦竹林的飒爽倩影,闻见数百年前的苦笋清香。

故乡的苦笋之所以受到经久不衰的追捧,不仅是食用时爽口清香的美食享受,还因为它是一位保健的良药。故乡乡场上有位老中医曾经告诉我:苦笋是医食俱佳的山珍。它味甘、淡、微苦,性寒,有清热利尿、活血祛风功用,可治风湿、积食、咳嗽、疮疡等症。后来翻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的记载果然应证了老中医的话。书中写到:“苦笋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益气力、利尿、下气化痰,理风热脚气,治出汗后伤风失音。”

味道鲜美加医药保健,正好契合了人们的消费时尚需求,所以近年故乡的苦笋大行其道。故乡人抓住商机,改变苦竹的原始生长状态,开始苦笋的人工栽培,在挖掘本地资源基础上,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培植,扩大面积实行基地化庄园化经营管理。往往要在冬天里栽种、松土、施肥,春天里采摘、加工、销售,用精美的礼品盒做包装,通过网商营销、农商对接等各种渠道,一车一车发往外地。也有人直接办起了农家旅游,以苦笋为主食材的特色乡村美食,以采摘苦笋为体验互动项目,吸引城里人来乡下踏青、休闲、尝鲜;或者直接把店子开到城里去,在众多宾馆酒楼美食城之间,使出“一招鲜,吃遍天”的经商之道,在餐饮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今年春天回了一趟老家,走进了朋友的苦笋种植生态园。上百亩的苦竹林全是人工种植,此时已是郁郁葱葱竹影婆娑。去年冬天他就在竹林中,用晒干的谷壳和秸秆,给地下的竹鞭铺了一层松软的被子,抗旱保暖,保湿增肥,可谓呵护备至。我来时,已经过春风化雨的一番滋润,竹笋们纷纷钻出土层,欣欣然地打量着林中的世界。此时也是基地最忙碌的时节,要赶在苦笋尚未长高尚且鲜嫩的时候,及时采摘下来,稍作加工销售出去。朋友说:“一年收成就指望着这半个月的光景。错过了,一年功夫就白费了。”原来栽植苦笋也像种庄稼一样,十分注重时令季节,讲究顺应天时地利,方能得到好的收成。

回到城里许久,故乡的苦笋还在唇齿留香。我想,无论今天的我还是数百年前的苏轼,对于故乡以及故乡的苦笋,感受都是一样的。苦笋的清香已经深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化作我对故乡的一份长久念想,一份挥之不去的乡愁。

新闻推荐

东坡区 筑牢汛期交通安全“防护墙”

近段时间以来,眉山市东坡区路政管理大队组建5支专项巡查队伍,集中对辖区公路、桥梁、附属安全设施和公路沟边等,展开安全隐...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故乡苦笋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