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P2P网贷、非法校园贷、现金贷、套路贷、高利贷……近年来,一系列涉众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呈现高发态势,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市民应该如何辨别非法集资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行为,避免落入“套路”呢?
近年来,非法集资形势依然严峻,非法集资手法、花样不断翻新,目前非法集资活动新的典型手段有以下几种:
1.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2.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网站,诱骗群众向指定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
3.打着“养老”的旗号进行非法集资,主要有两个突出的形式,以投资养老公寓等为名,引诱老年人“加盟投资”;举办讲座、免费体检等,引诱老年人投资。
4.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进行非法集资,承诺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5.某些互联网投资中介平台虚构投资项目,以高息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
6.通过各种形式发布广告,以销售理财产品、基金产品等为载体,承诺高收益,非法募集资金。
7.部分消费返利网站打出“购物=储蓄”等旗号,谎称“购物”后一段时间内可分批次返还购物款,非法吸收社会公众资金。
8.一些地方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打着合作金融旗号进行非法融资,突破“社员制”“封闭性”原则,超范围对外吸收资金,用于转贷赚取利差或将资金用作其他方面牟利等。
9.部分商铺开发商非法将商城分成若干个小商铺,通过承诺售后包租、定期高额返还租金或到一定年限后回购,诱导公众购买,进行非法集资。
总的来说,从起初打着“农林矿业开发”“房地产销售”“原始股发行”“加盟经营”等旗号,再到如今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财富管理”“消费返利”“互联网金融理财”“金融互助理财”等新型集资方式,虽然诈骗形式手段层出不穷,但始终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从“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回报”“高调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等典型方式入手,通过“画饼-造势-吸睛-跑路”的“四部曲”套路,最终让投资人上当受骗,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在一场骗局中,集资者多会先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例如,以“新技术”“新革命”“新增长点”为幌子,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把投资者的胃口“吊”起来,营造出一种“不要错过”“机不可失”的错觉。他们一般会把“饼”画得尽量大,用以吸引投资者眼球。
其次,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集资者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等等;有的甚至故意把活动选在政府会议中心、礼堂进行,其场面之大、规格之高,极具欺骗性。
再次,集资者会通过返点、分红等给投资者初尝“甜头”,使市民相信把钱放在他那儿不仅有可观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里还安全。这样,投资者不仅会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会动员亲友加入,令集资数额越滚越大。
最后,骗局暴露,投资者血本无归。非法集资或因原本就是“庞氏骗局”而人去楼空;或因项目与集资规模严重不符,逃不过破产清算;或因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集资群众遭受惨重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的结局出现。
2019年是互金整治和决胜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接下来市处非领导小组将按照“面向公众,面向基层,注重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稳步推进处非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
眉山市金融工作局 宣)
新闻推荐
昨(7)日,备受瞩目的眉山市东坡区涉黑涉恶第一案——“江国甫等6名被告人涉嫌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在东坡区法院公开...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