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正忙着对采摘的草莓进行包装。
“棚里大片的草莓熟透了,幸好有政府帮忙,我家的草莓才没烂在地里!”2月23日,在眉山天府新区锦江镇正华村的草莓大棚里,后备干部刘强正带着10余名工人,忙着采摘草莓。
据悉,刘强是该村7组的村民,也是该村后备干部之一。2017年,他流转了25亩土地开始种植草莓,年产量约10万斤。他家种的草莓品种分春、冬两季,共四个盛产期,每年冬季只有一次盛产期。
“往年这个时候,我家棚里的草莓总是供不应求,主要售往重庆。除了批量订购的客商,来棚里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今年受疫情影响,眼看2万斤草莓就要烂在地里,这让刘强心急如焚、如坐针毡,“看着这一片片成熟的草莓卖不出去,真的很心疼。但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坚决不能给政府添乱。”
得知这一情况后,正华村党支部书记王雪梅主动帮扶,第一时间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情况。随后,锦江镇党委干部立即采取行动,到现场亲自指导,对采摘、销售、包装提出意见。
不仅如此,大家更是发动身边的“关系网”,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各类渠道发布信息,做起了推销员的工作,努力打通销售渠道。刘强说:“其实,顾客对水果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现在好了,网上购买的渠道打通了,远处发快递,近处亲自送,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甜美可口的草莓,销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自从销售渠道打通以来,刘强家滞销的2万斤草莓全部销售完了,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目前,冬季草莓已经接近尾声。要是没有党委政府和各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家的草莓真的要烂在地里,真心感谢大家的帮助。”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刘强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战“疫”一线送去了爱心草莓500余斤,在售卖草莓时还帮着村民售出柑橘1000余斤,并在送货途中顺路帮客户买菜送上门,做到生意、服务“两不误”。
网友“魅力有限”:特殊时期,许多乡镇干部都化身成了“推销员”“快递员”“服务员”,帮助村民打通产品销路,为基层干部们点赞。
网友“波克比”:农产品卖不脱,“守望相助”平台来搭桥,乡镇干部来帮忙。多方良性互动,让农产品不再滞销!
新闻推荐
首批《成德眉资同城化城市机会清单》发布 眉山市发布需求信息48条
扫描二维码可详细了解《成德眉资同城化城市机会清单》本报讯(记者林茂春)昨(26)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聚焦“稳增长促发展...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