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彭山新闻 > 正文

彭山区武阳镇泥湾村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一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农旅融合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见习记者 王琴

来源:眉山日报 2018-04-13 06:57   https://www.yybnet.net/

4月10日,趁着来玩耍的游客并不多的机会,彭山区武阳镇泥湾村村支书刘壮来到村上新引进的项目“丝路天府”建设现场,了解项目推进情况。

“这个项目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钱袋子\’,我们要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泥湾村的知名度。”刘壮说。

农旅融合发展

建设美丽新村

走进泥湾村,硕大的“刘家大院”牌匾映入眼帘,一条干净整洁的黑化道路直通村委会,道路两旁绿树成荫。

村委会旁边新修的休闲娱乐广场,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正带着孙子来此玩耍的村民廖金华夫妇告诉记者,放在几年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也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

据刘壮介绍,每到晚上,整个泥湾村灯火通明,村民们吃过晚饭便来到广场跳舞、玩耍,其乐融融。

泥湾村的“刘家大院”是彭山区古村落的一张响亮“名片”,每到周末、假期,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据介绍,为提高“刘家大院”的影响力,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奔康,该村对民居及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投资近400万元,完成农户大门整体风貌改造11户、墙面8000多平方米,配置太阳能路灯40盏,建设青石板路约2公里、生产便道及路面扩宽2公里,修建沟渠2公里、整治臭水沟120米。

除了发展旅游经济,该村还通过土地流转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家住泥湾村2组的刘贤能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前,其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2015年,他将家里1.5亩左右的土地流转出去,一年能增加1500元的收入,同时,他们夫妻俩还能就近务工,每人每天有70元的收入。目前,他一家已脱贫。

如今,该村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流转了出去,形成了种植草莓、蓝莓、李子、猕猴桃等特色支柱产业。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万余元。

发展民俗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刘家大院\’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我们在做好古村落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不然,谈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刘壮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泥湾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盘活旅游资源就能让旅游产业兴旺起来。

那么,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在哪儿?正当刘壮犯难的时候,成都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负责人连江带着“丝路天府”项目来到泥湾村,经过初步洽谈,双方“一拍即合”,并达成了打造文创产品,深入挖掘当地宅邸文化,将“刘家大院”打造成彭山名片、川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美丽新村的共识。

“项目从今年年初开始动工,分三期进行,目前正在进行一期工程,预计将在今年10月底完工并对外开放。”连江告诉记者,项目涉及吃、住、玩,共有15个景观;接下来,还将打造民宿项目和亲子旅游、亲子活动等相关旅游产品。

泥湾村的发展变化,正是彭山区大力促进一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据悉,今年,该区将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育发展特色民俗、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产业新业态,同时,还将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村落,传承文化、留住乡愁,构建幸福美丽新村。

新闻推荐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开放 征集100名观众参观体验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流传数百年的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民间传说,因去年轰动一时的考古发现得到验证。昨日,国内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项目——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选20...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彭山区武阳镇泥湾村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一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农旅融合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见习记者 王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