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彭山新闻 > 正文

发掘两年 蜀王传世金宝出水 “江口沉银遗址”改名“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来源:成都晚报 2018-04-23 05:27   https://www.yybnet.net/

20日,“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在眉山举行。今年从江口镇岷江江底找到了三眼铳、铁蒺藜、刀矛箭叉等大量武器,以及竹篙头、船钉等大量船具,证实江口的确是明末古战场遗址。历时近两年的发掘,历代蜀王传承的唯一金宝也在江底找到,虽已经被斩为数段,但篆书“蜀”字非常清晰。

重大发现:蜀王金宝碎块“蜀”字清晰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领队刘志岩介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四川省文物局的领导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眉山市彭山区文物管理所对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开展了第二次考古发掘。2017年12月26日开始围堰,今年1月24日正式开始发掘,前后历时近3个月,发掘面积10000平方米,本年度总计出水文物12000余件。

刘志岩介绍,今年最为重要发现为一枚蜀王金宝。据明史记载,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世子承袭王位,止授金册,传用金宝,也就是说每个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宝,因此较金册显得更为稀少和珍贵。《明史·舆服志》中记载,“(亲王)其宝用金,龟纽,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文曰‘某王之宝\’。”

本次发掘出水的这枚金宝,虽然残损,但可清楚地辨识出印面的篆书蜀字,当来自蜀藩王府,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刘志岩介绍,从江口明末古战场遗址出水的金宝碎块有数块之多,应该不止有蜀王金宝。据史载,败于张献忠之手的,除了明蜀王,还有楚王、襄王、荆王、吉王、桂王,因此不排除这些金宝碎块中也有其他明藩王的金宝,还需要深入地进行辨识和研究。为何明藩王金宝会被斩为碎块?刘志岩认为,此举也许是为了表示对明政权的蔑视。

遗址改名: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今年,遗址内首次发现了火器——三眼火铳。现场展示的一只被埋藏了300多年的三眼铳,虽然经过清洗,浑身还附着、填满了江底的沙石。史载火器在明末清初已经被大规模使用,文献中还记载这场战争曾采用过火攻,三眼火铳的出水印证了文献中的这段历史。铁刀、铁矛、铁叉、铁箭簇、铁蒺藜……大量兵器,尤其是火器的发现,为确认这一处古代战场遗址提供了更多证据。

锈迹斑斑的铁制竹篙头已经和江底的泥沙密不可分。竹篙头与船钉等大量船具的出水,不仅证实了沉船的传说,也为认识沉船地点提供了新线索。据介绍,由于大量文物实证了明末江口大战,“江口沉银遗址”目前已经改名为“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被压扁的镂刻了精致花枝的金碗、被压扁的银碗、被压扁的金衣扣、被压扁的银手镯……为何大量的金银器物被压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主任李飞认为,这可能是为了便于行军途中携带。

今年,出现了“双流县、灌县、温江县、德阳县、汉中(今广汉)、绵竹县”等多枚刻有四川地名的大西政权银锭出水,为了解张献忠在四川的活动范围、大西政权当时在四川的实际控制区域提供了实物证据。其中一枚银锭上,刻着“西朝”“双流县”字样,还刻了银匠的名字。此外,今年再次出水了大量的金饼、银饼和碎银。在出水文物中,还有数量巨大的银簪、银耳环、银戒指,银簪有各种花式,均小巧雅致。

今年成果:确定遗址北边界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上一年度发掘发现文物三万余件,出水直接与大西政权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今年出水的文物只有12000余件,这是否预示着以后发掘的文物会逐渐减少?四川省文物考古院院长高大伦表示,首先,今年的发掘面积比去年减少了一半。另外,有可能去年的考古发掘就已经找到了沉积物的核心区,也有可能该遗址有多个核心区。今年的考古工作目标并不是“挖宝”,而是确认遗址性质、了解遗址范围和文物的分布规律、寻找战争遗物遗迹,尤其是与沉船相关的遗物。目前在这些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但限于遗址的特殊埋藏环境和现有技术等主客观条件,还需继续工作。

刘志岩介绍,为寻找遗址范围,考古人员在遗址周边3个乡镇的7个自然村,走访了60余位60岁以上的本地老年男性,向他们了解当地沉银传说及近年发现文物的情况。村民调查与水上调查结束后,发现遗址区内有大码头、望江台、巫店子和大石包等四个文物相对密集区域。今年围堰的总长度约为1千米,宽度约为130米,长宽均超过了去年。发掘范围主要在上一年发掘区域的两侧,并向南延伸了300米。刘志岩表示,今年已经确定了遗址的北部边界。

科学考古:为河床做CT扫描

前不久,江口明末古战场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科技含量高,是该遗址入选“十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该遗址的考古发掘更加重视科技应用,成都高校对此助力不小。今年,电子科大团队创新技术,在水面上为岷江河床扫描了一张CT片,寻找到贵金属的富集区,让科学考古“有的放矢”。

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介绍,在深水区,湍急的河流、砂石、基岩共同作用下,文物富集是有规律的,因此探测的重点在于小尺寸贵重金属文物富集规律研究与可能的富集区探测。电子科大团队创新技术,设计了水密天线系统,研制出水陆两栖探地雷达,在水上实现大规模漂缆式电阻率探测,通过这些新技术,获得精确的河床基岩构造图。胡光岷表示,本次探测中采用的研究新思路和新技术手段,在未来的江河、湖泊、浅海滩涂等类似应用环境下具有推广价值。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信息提取方式也十分“高大上”,考古指挥车就近停靠在河滩上,考古人员对发掘区域和出水文物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高精度纹理信息,这些信息进入电脑系统后,直接形成一张文物分布的三维“藏宝图”。

公众考古:揭开考古神秘面纱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主任李飞介绍,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受到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本次考古发掘工作面向全国公开招募志愿者,收到报名表六百余份,录取八人,来自于全国多个省份,包括来自伦敦大学的中国海外留学生。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后,根据特长被分配到不同岗位,独立承担工作,全程参与考古发掘。“他们的工作,和考古队员做的工作几乎是一样的。”李飞表示,志愿者们可以体验到真正的考古生活。

李飞还现场揭秘,在微博上持续介绍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拥有300多万粉丝、大名鼎鼎的“考古君”正是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领队刘志岩。刘志岩表示,目前正在策划江口沉银出水文物的公众展览,并将加快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的建设。

成都晚报记者从眉山市彭山区获悉,明末战场遗址博物馆将建在锦江与岷江交汇处,预计2019年建成,2020年向公众开放。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 田宇

新闻推荐

蜀王金宝出水江口沉银遗址再发现上万件文物

新华社成都4月20日电(记者童芳江毅)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又有丰硕成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公布,在2018年度考古发掘中,共有12000余件文物出水,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成为我国...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发掘两年 蜀王传世金宝出水 “江口沉银遗址”改名“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