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的好坏,既关乎着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前景。
近年来,城乡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多成了一个棘手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以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为目标,助力环境可持续发展。眉山市也在以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助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上“下功夫”。彭山区预计今年6月底,可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今年年底,部分污水处理厂经提标改造后,实现全域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同样,仁寿县引进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采用PPP项目的模式先期启动球溪河(仁寿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强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等。
污水处理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防止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当然,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只是第一步,要实现内容大于形式,需着重建立健全城乡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的有效管理。污水经过处理后,要达到相应标准才可以排放,尤其是对于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更不能随意堆放,若是要回用,得要采取严格的政策来监管,保证污泥得到有效处理和无害化利用,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这就势必需要监督部门切实负起责任,管理者树立起法治观念、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好有效的约束决策机制,让其符合当地的长远规划,增加民众福祉。
笔者认为,建立科学的污水管理体制和方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可极大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改善城乡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助力生态环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王琴)为迎接第71个“5·8”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彭山区卫计局积极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事业,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志愿者无偿献血活动。活动以“人道——为了你的微笑”为主题,积极宣传无偿献血...
彭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彭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