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专注学习绘画。
同学们上舞蹈课。
“萤火虫,慢慢飞……”11月29日下午2点,在青神县罗波乡某小学的合唱教室里,梁文静老师弹着电子琴,孩子们随着伴奏动情歌唱。当天下午是全校学生的艺术课时间,94名学生分为三组,分组参加合唱课、舞蹈课和美术课。
“艺术送教下乡”是该县乡村妇女儿童合作发展促进会向法国巴黎银行争取到的公益项目,梁文静是其中的兼职任教老师。自2015年9月启动以来,该项目丰富了乡村儿童的艺术课程,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信。
艺术教育下乡 丰富乡村孩子生活
青神县乡村妇女儿童合作发展促进会是四川省首个妇联系统培育的、针对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组织,自2007年成立起,该组织争取到了中国儿慈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法国巴黎银行、南都基金会、中国农业大学等爱心单位和公益组织的项目支持,开展了多项针对乡村妇女和儿童的公益项目。
“前几年,青神县进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政府投入资金,完善了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然而,部分乡村小学仍然缺乏专业的艺术教师,艺术教育水平急需提高。”该促进会负责人表示,艺术送教下乡项目在罗波乡、瑞峰镇、河坝子镇的三所乡村小学进行,学校综合考虑学生个人意愿、特质,将孩子们分为合唱、舞蹈、美术三个班级。据了解,为了支持和鼓励孩子们学好艺术课,三所学校不但开辟出独立的教室,还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今,周二、周三下午的艺术兴趣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我们学校近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艺术课程不但帮助他们增长个人才艺,还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歌声、舞蹈、绘画中,他们找到了快乐、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罗波乡某小学教务主任葛艳芬说。
接受艺术熏陶 乡村孩子乐观向上
艺术送教下乡项目拥有9位老师组成的专业师资团队,老师们分为三组,分别为三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上课。考虑到乡村儿童的实际情况,9位老师在教学上可是下足了功夫。
“之前,孩子们没有上过专业的音乐课,基础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此外,1至6年级的孩子集中在一起上课,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不一致,所以我从基础知识开始教学。”梁文静说。
呼吸方法、发声方法、认谱子、演唱体态……在担任项目兼职任课老师两年多的时间里,梁文静细心教学,带领孩子们慢慢进步。如今,她和孩子们已经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艺术课带给孩子们的变化,她一一记在心里:四年级学生周奥飞刚开始很胆怯,被老师盯一眼就要哭,现在已经自信了许多,课堂上还能主动发言;三年级学生吴鑫昊喜欢合唱课,唱歌帮助这个孩子融入小伙伴当中,交到了许多朋友……
“老师教会了我们好多舞蹈,我学了两年,果然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感冒了。”当天下午3点半,艺术兴趣课结束,走出舞蹈教室的学生吴佩涵告诉记者。吴佩涵的父母在外上班,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她和小伙伴们一起练舞,丰富了课外生活。“我常和吴星宇一起练舞,她还会写歌呢!”吴佩涵口中的刘星宇是个开朗的小姑娘,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写了《飞翔》《阳光》《自然》三首歌,“我还想把这三首歌编成舞蹈,表演给大家看!”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新燕记者辜嘉伟)今年以来,青神县统计局深入推进干部走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每个月都要到联系村黑龙镇茅林村,了解村上整体情况,对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帮扶。“曾经,茅林村村委会的...
青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