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优质椪柑示范基地。
种植户邓素华一家正在采摘椪柑。
白果乡楼坊溪村电商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为客户打包。
青神县椪柑种植服务队在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青神县椪柑种植服务队正在帮助农户疏果。(资料图片)青神县椪柑产业环线一隅。
本报记者 辜嘉伟 文/图
眼下,青神椪柑逐渐成熟。近日,记者行走在青神县椪柑产业环线的道路上,沿途随处可见果农们采摘椪柑的身影。
近年来,青神县大力发展椪柑产业,2013年出台了《关于印发青神县加快椪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对青神椪柑进行全产业链扶持。经过4年的发展,青神椪柑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业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品牌创建取得突破、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新高。
据悉,未来五年,青神县将按“11112”的思路,即集成一套晚熟柑橘高标准果园建设技术规程、形成一套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销售体系、培育一个国内知名的柑橘品种、建成一条百公里长的椪柑产业环线、形成一个20亿元的农业支柱产业,努力将小椪柑做成大产业,让更多种植户从中受益。
“三大特点七大成效” 青神椪柑被誉为“橘中之王”
作为中国椪柑之乡,青神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大力发展最适合本地种植的晚熟柑橘,目前已经发展了10多万亩的晚熟椪柑。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创新,青神椪柑因三大特点而闻名:一是不储存,全部鲜果销售,通过推广留树保鲜技术,在树上现摘现卖,不用任何保鲜防腐剂。二是安全无污染,绿色防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率近100%,产品已连续十年通过绿色食品抽检。三是椪柑品质优良,其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较高。
通过多年的探索,青神椪柑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其中,标准化果园建设是该县深入推进椪柑产业发展的一大立足点。2013年以来,该县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新建果园统一规划、统一种植标准、统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标准化建园。同时,全县逐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确保优质果品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新建改造标准果园65个、1.5万亩,新建标准果园占新增面积的80%左右。
以青神椪柑为依托,逐步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青神县逐步扩大椪柑种植面积、巩固椪柑产业发展成效的又一举措。在做大“一产”的基础上,不断做强“二产”、做优“三产”。今年以来,全县新增果品清洗、分级、打蜡、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线3条,新建冷藏库、气调库等冷冻存储设施3500吨;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扶持环球神果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眉山市最大的水果加工出口企业,全县柑橘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在椪柑产业环线和基地积极推进园区景区化建设,配套完善道路、电力、饮水等公共设施,形成了甘家沟、百家池等休闲农业园区,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如今,青神椪柑产业已经在“品种改良”“扩大规模”“标准化果园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打响自身品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七个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青神椪柑也获得了“中华名果”、“四川省名牌农产品”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橘中之王”。
依托椪柑种植人均增收4000元
椪柑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近年来,家里流转了近百亩地来种植椪柑,随着管理技术的提高,种出来的椪柑个大味甜,按照去年的市场价来估算,今年的利润很客观。”12月22日,记者在青神县白果乡甘家沟村种植大户郭池祥的果园里看到,黄澄澄的椪柑挂满了枝头,正在果园内忙碌的郭池祥告诉记者,几天前,他接到了外地客商的一笔订单,为此还聘请了十几位工人进行采摘。
距郭池祥家果园不远处,是该村“电商果农”万廷华的果园,这几天,万廷华同样是忙得不可开交。但与郭池祥有一点不同,万廷华是忙在甘家沟村“农村电商服务站”里。“你别小看我坐在电脑前只是动动手指,就上午这么一会儿,我就通过网络销售了近1万元的椪柑,今天下午,会有专门的货车开到我的果园来。”万廷华说,自从村里成立了“农村电商服务站”,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模式,如今是足不出户,远销千里。
在青神县白果乡楼坊溪村,71岁的村民李安群正在自己的椪柑园里劳作。今年是李安群用椪柑替换巨桉种植的初产年,这几天,他都在预估自己今年的收入,“今年,我的椪柑预计能卖6万元,这相当于我家里以往几年的收入。”
在青神县罗波乡,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标准化果园建设为全乡种植高质量椪柑打下了基础,也吸引了外地客商的目光。今年,该乡小溪村贫困户沈德川依托村里成立的富民大雅种植专业合作社,赚到了自己加入合作社的第一桶金。从11月开始,他便一直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忙着采摘椪柑,通过合作社股权量化制度,每卖出一个椪柑,他就会分到一笔佣金。在他眼里,这满山遍野的椪柑已经成为他实现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
作为全县三大产业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椪柑来实现增收致富。数据显示,在种植椪柑的农民中,仅椪柑种植收入一项便达到人均增收4000元,椪柑已经成为青神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借助文化旅游节
为椪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几年来,青神县通过举办椪柑旅游文化节,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一县一品”特色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神椪柑旅游文化节融中国椪柑之乡农业产业特色与“东坡初恋地”传统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为一体。在2016年12月30日举办的青神椪柑旅游文化节上,还创新引入了电商元素,围绕“百名电商微商走进青神,共谋青神椪柑产业发展”,举办了文化节开幕式、青神椪柑展销展会、百名电商走进青神高峰论坛、百名电商走进青神销售对接、文化节椪柑采摘游园等活动。开幕式上,电商微商同种植户们举行了签约仪式,据不完全统计,共签订意向性购销合同近3万吨,销售金额1.5亿元。
今年,青神县将继续以旅游节庆为载体,举办2017年青神椪柑旅游文化节。期间,该县将和京东商城开展合作召开京东网上椪柑节,在京东商城开展购椪柑送红包、销售满立减、秒杀和抽奖等活动,利用网络宣传销售青神椪柑。
“今年的椪柑节内容丰富、活动新颖、形式多样,并将借此进一步提升青神椪柑的知名度,拉长产业链条,增强青神椪柑的市场影响力。”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神县将在旅游节庆基础上,持续深入拓展招商引资市场、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开展企业联村,以工促农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开创城乡互动、和谐发展新局面,“未来,椪柑将节成为青神县农业产品的一大特色品牌。”
把准产业发展脉搏
实现青神椪柑转型跨越发展
“回顾青神椪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历程,其成绩是可喜的,但也存在产业链不全、产业融合度不够、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等问题。比如产业环线和基地农家乐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又或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承担相关职能,但目前全县的社会化服务还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神县将在围绕解决产业融合度不够、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的同时,进一步牢牢把握“四个抓”,实现青神椪柑转型跨越发展。
抓平台,做实标准果园。继续以乐天果业、鸿吉果业和橘香渔歌等项目为抓手,鼓励老果园标准化改造和新建标准果园,开展深挖改土培肥、标准化种植、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
抓载体,举办椪柑旅游文化节。以椪柑产业为载体,举办椪柑旅游文化节,用会节带动椪柑线上线下销售,以销售带动椪柑产业发展。围绕“互联网+椪柑”,筹备好青神椪柑旅游文化节,进一步提升“青神椪柑”品牌和知名度。
抓关键,推动椪柑“三品一标”。围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大力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广“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完成青神椪柑“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提升青神椪柑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抓支撑,深化椪柑“院县合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深入开展技术服务合作,解决马克斗杂柑果面疤痕问题,建立马克斗果面疤痕高效防控技术;引进和培育晚熟柑橘为主的新品种15个以上,制定晚熟柑橘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形成1—3个晚熟柑橘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标准或规范,全力推动椪柑“双品”“双晚”发展战略。
今后,青神椪柑依然是青神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青神县将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农村改革的重点就延伸到哪里,电商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把引进工商资本作为产业发展新动力,把标准果园建设作为产业发展重点,把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产业发展主体,把网销作为椪柑品牌创建和解决销售问题的突破口,把种养结合作为供给侧改革重要举措。全面推动青神椪柑转型跨越发展,实现青神椪柑从“量到质”的转变,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闻推荐
诗词朗诵。少儿文化活动。传播阅读。核心提示走在眉州大地上,从来不乏历史与文化汇成的点点滴滴,只要用心去看,那些精彩便能呈现在你眼前。2017年,我们的记者遍踏眉山四县两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寻找...
青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