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在眉山市青神县白果乡楼坊溪村,种植户刘佳星正在采摘果园里的椪柑,过去的一片荒坡,如今一眼望去却是一片金黄,近200亩的果园从山坡绵延开去。
几天前,2017青神椪柑旅游文化节暨第一届京东网上椪柑节在白果乡甘家沟村举行,作为种植户的刘佳星不仅参加了椪柑节,还在现场申请了一个销售摊位。当天,她带来的250公斤椪柑在短短一小时内就销售一空,不少顾客在现场还预定了不少。“县里的椪柑旅游文化节一年比一年办得好,如今咱们的椪柑走出了青神,走向了全国各地,我们果农有干头,也有盼头了。”说起刚结束的椪柑节,刘佳星仍十分激动。
政府“大动作”
提振果农“大决心”
在椪柑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青神县与中国柑桔研究所签订了院所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中国柑桔研究所将为青神椪柑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支撑、服务,并协助引进和培育以晚熟柑桔为主的新品种,建立椪柑新品种试验示范园。同时,通过评价和筛选,选择适合青神本地种植发展的椪柑品种,为青神椪柑产业发展提供品种储备。
“只要你愿意种,有专门的政策支持,有一对一的专家指导,有优良的品种选择,有不用愁的销路。”刘佳星认为,与中国柑桔研究所展开深度合作,让椪柑种植户吃下一颗定心丸。
这次椪柑节上,青神县另一个“大动作”是与京东商城的首次合作,这让有着一定电商经验的刘佳星感到机会来临了。在她看来,青神县与京东商城展开合作,就是给果农新增了一条销售渠道。“这对果农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紧跟电商发展潮流才能占据市场。所以今年,我还会参加全县举办的电商人才培训。”高兴之余,刘佳星依然不忘时刻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变化的新环境。
种植“大”规模
催生产业“新”路子
其实,90后刘佳星的椪柑种植生涯是从4年前算起的。2013年,青神县委、县政府出台《加快椪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对青神椪柑进行全产业链扶持。这一年刘佳星在家人的建议下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到家里随母亲一起种植椪柑。
从最初的50亩到100亩,再到如今的近200亩,几年来,刘佳星陆续流转了150多亩地。同时还套种了爱媛38号、春见、不知火、马克斗等品种,实现了鲜果销售不间断。
随着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刘佳星也成为了楼坊溪村的种植大户。期间,刘佳星经常会去参加村、乡里以及县上举办的椪柑种植培训班,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种植管理技术,此外,村里的种植土专家也是刘佳星常去拜访的对象。虽然才24岁,但刘佳星早已经从“门外汉”变成了“门门通”,在柑橘种植上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
2018年,是刘佳星种植椪柑的第五个年头,在她近200亩的果园里,已经有150余亩果树投产,去年,刘佳星通过村里的电商服务站销售椪柑近5万公斤。“今年,我会增加电商销售,学习当‘创客\’,争取销售翻番。”刘佳星说,对未来她充满信心。
(辜嘉伟 本报记者 苏文保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辜嘉伟)日前,青神县官厅水库灌区配套改造试点项目在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青神县分中心顺利开标。该项目总投资3462.99万元,项目业主为青神县官厅水库管理处。据悉,该项目实施后,将新增灌...
青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