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正在分拣包裹。纪录片截图
女快递员在下货。
青神县委宣传部供图快递娘子军。 青神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李幸 任枫枫
编者按
有人曾让一个男人体验自己妻子的一天,一天下来,男人身心俱疲,他甚至无法想象自己的妻子如何在工作、带娃、处理家事等各种事务中周旋度过的。的确,现代女性往往有多重身份,她们是员工、是妻子、是母亲,也是女儿……在这多重的身份中,女性的每一个扮演都要用心对待,这需要她们付出更多的心力。
女性,孕育了生命,造就了民族,更续写着传奇。三月,让我们走进一群女人,感受她们的多重身份,向女性的付出与伟大致敬。
最近,陈玉火了。
去年“双十一”晚会,陈玉作为五大洲代表之一和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一起点亮全球地图;今年大年初二,央视记录频道纪录片《回家过年》第二季第二集《全年包邮II》播出了她和她的“快递娘子军”的故事;3月8日,在眉山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8周年暨巾帼先锋表扬会上,她被评为眉山市首届“巾帼创客”。
陈玉的火,离不开她的工作和她的团队。她是青神县青城镇一家快递营业点的老板娘,她的团队16人,清一色“娘子军”。她们是从事条件艰苦和高强度工作的快递员,她们也是承担家庭责任的妻子,她们还是孩子的母亲……
她们是快递员 天不亮就开工
凌晨5点多,陈玉就早早地起了床。收拾完毕不到6点,一辆载着1000余件快递的中型卡车驶进她的快递网点,几名女快递员前去接货,开门、下货、扫描、分拣,她们分工协作、动作连贯。
分好货物,女快递员们把100多件快递按照派送路线一一摆好,骑上了三轮车开始送货……这是这个快递点普通的一天。
青神县共有7个镇,陈玉的快递点服务范围主要在青城镇,方圆不过5公里。随着电商的发展,近9年的时间,陈玉团队从最初的2个人变成了16个人,1间店铺变成了3间店铺,日单量从20多单变成了上千单,她的快递网点已逐渐成为全镇快递业务最繁忙的网点。
团队16个人各司其职,大小件派送、上门收件、售后服务、对账和各类杂活,均有专人负责。可不管是开厢式货车的司机,还是派送大件的快递员,清一色全是女人。
陈玉说,女快递员的成本比男快递员低,干活细致有耐心,还不容易跳槽。因此在开业1年后陈玉就打定主意,以后只招女员工。
她们是母亲 撑起家中一片天
陈玉的团队里,16位成员有12位都是母亲,文玉花就是其中一员。
在成为快递员之前,文玉花在家带孩子。孩子大一些后,她便在镇上打工。来陈玉的快递网点之前,文玉花在一家皮鞋厂工作,每天早上6点出门了,晚上12点才能回家。
当时,文玉花的儿子刚刚5岁半,早上她出门的时候,儿子在睡觉,晚上回家时,儿子早就睡了。文玉花也想过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但是母亲的本能总让她放心不下,因此常常工作中抽空回家一趟,给孩子做饭,或者看看他是否安好,再匆匆赶回去继续工作……虽然疲惫,但内心满足。
现在,快递员工作时间相对固定,文玉花和孩子的作息可以同步,有时间管孩子了。“这两天我忙,他没按时做作业,偷偷耍游戏。”文玉花说,晚上下班后,文玉花决定监督儿子学习。
她们是朋友 温暖身边人
许多和陈玉打过交道的人,对她和团队的评价常是:温暖、亲切。
“陈姐就像大姐一样。”在青神工业园区,大学生创业者刘佳亮说起陈玉团队赞不绝口。4年前,他从成都大学毕业回来,开始在网上销售父亲厂里的皮鞋。“那时候,货品到不了某些地方,我找陈姐;货在路上卡住了,我找陈姐;客户拒收需要处理,我也找陈姐,她都给我解决了。”刘佳亮说。
刘佳亮的网店,从刚开始的一年几万元销售额,到第二年几十万元销售额,再到现在一年几百万元销售额,成长迅速。2017年“双十一”,刘佳亮的网店销售了1800多双皮鞋,待发的货品始终占据着陈玉快递网点的一角。
“客户就是朋友!他们进步,我们很高兴。能够给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帮助更多的电商找到出路,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陈玉说。
新闻推荐
青神县: 夯实产业基础 助推乡村振兴 特约通讯员宋美志 本报记者 李勇军
3月2日,正月十五元宵节,青神县元宵民俗文艺表演热闹上演。该县高台乡百家池村刘学明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观看精彩演出,一家人个个喜笑颜开。“好多年都没带家人闹元宵了,今年特意带上家人来城里玩,团团...
青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神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