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背上“奔跑”,金镇露出灿烂的笑容。
升旗仪式上,金镇有自己的“专座”。
升旗仪式前,同学给金镇系红领巾。
与同学交流学习。
开往理想的班车上,社会各界关爱着金镇。
(上接第一版)
就像这条特殊的爱心线路一样,6年求学路上,来自党委政府的帮助、社会各界的关心,扶持着金镇勇敢前行。
金镇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奶奶得了帕金森,妈妈要照顾弟弟,一家人的收入主要靠在外打工的爸爸。为了让像金镇家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真实受益,当地党委政府选派了优秀乡干部为驻村干部,与挂联县领导、帮扶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组成“五个一”帮扶力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通过水利、交通等各类扶贫项目改善生活条件,通过小额信贷项目扶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收入。金镇的妈妈罗菊桃去年参加了青神县人社局组织的品牌培训育婴员培训。
县上为金镇家免费安装了L型扶手、马桶等设施,方便日常生活,每个月给他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入学后,学校减免了金镇所有学杂费,为他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并提供免费午餐。
金镇家还有一个特殊的“亲戚”:易佳。易佳是青神县医保局的干部,从2017年4月结对帮扶以来,她就成了金镇家的常客,嘘寒问暖、买学习用品、买生活所需……更多地给予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
6时49分,这辆承载着许多关爱的班车开动。金镇和相识的同学愉快地聊着天,脸上洋溢着如车外初升太阳般灿烂的笑容。
始终在一楼的六(二)班
不止一个“徐彬洋”
7时18分,金镇到了学校,同学们接过了照顾金镇的“接力棒”。
“把孩子送去学校前,我们顾虑重重:担心上课跟不上、担心不能好好吃饭、担心被欺负……”妈妈罗菊桃说,孩子上学后,她所有的担心都成了多余:“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同学们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照顾他。”
坚持背了金镇6年的徐彬洋,没喊过一声苦和累。
“我们成立了打饭洗碗、上卫生间、课外活动、上学放学4个小组,同学们轮流帮助他。”金镇的班主任老师鲁莺歌说,每周两节的微机课,金镇都是被同学从一楼背上三楼;每次午饭,同学都会先排队将饭菜打好放到他桌上,再为自己排队打饭;吃完午饭,同学们主动给金镇洗饭盒……
不仅是同学,老师们也给予了金镇无私的关爱。金镇写字速度慢,学习积极性曾一度受挫。任课老师特意为他安排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课外活动,乡村少年宫的老师为他“开小灶”辅导绘画……
按照河坝子镇中心小学的惯例,四年级开始,教室就要从一楼搬到二楼。但为了方便金镇进出,他的教室一直在一楼。
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金镇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身体弱的孩子,更需要知识的滋养和大家的呵护。”校长黄举洪介绍:“作为学校,有责任通过对特殊孩子的特别关爱,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据了解,河坝子镇中心校就像眉山市其他学校一样,高度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提升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传递正能量。
最新数据显示,在眉山,像金镇这样的6—15周岁的特别的孩子有2218名,通过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入学全覆盖。
春临眉山,阳光明媚,万物生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肖倩)昨(26)日,青神县举行了“天使的心跳”0至14岁儿童先心病筛查救助暨基层医生培训启动仪式。据了解,青神县0至14...
青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神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