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建设中
公园建成后
昨天,我在一个工作群里发了张照片:雨后初晴的仁寿城市湿地公园,山明水秀,绿树成荫。画面很漂亮,不少人点赞。我想起,在更早的时候,在同一位置,也拍过相似的场景。那时,公园正在建设,到处是裸露的泥土,道路刚刚成型,树木种下不久。把两张照片对比一看,也就短短一年时间,我们的城市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朋友建议,等湖边的楼都建好了,再去拍一张。另一位朋友则想要这两张对比照片,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义。
大家的发言,给我很多启发。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变化,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找到前进方向。我们应该把镜头对准身边,对准变化,让今天的记录,成为明天的历史,让看得见的变化,延续不断。今年,是我到仁寿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五年一规划,应该做一个小结。那就从整理一组对比照片开始,回到当初的拍摄地,看看今天是什么模样。
这个工作量有点大。先得把照片筛一遍,选出有代表性的,也能够拍到的。毕竟五年了,原来的拍摄点位,现在很可能高楼林立,或者绿树成荫,或者碧波荡漾。地方去不了,照片肯定拍不到了。其次,我拍的照片,不管好坏都会保存,所以数量会很多。好在拍了这么多年,对资料保存有点心得。一般先按年度分别建档,再按日期先后排序,每天一个文件夹,注明大致内容,这样方便查找。
回看照片才发现,原来,自己去过这么多地方,涉及过这么多领域;原来,当初的公园是这样的,当初的道路是那样的;原来,我们有这么多特色产业,有这么多光荣历史……照片里的变化,是看得见的,一边回看,一边感慨,这种感觉有点奇妙,有点穿越。
但更多的,是遗憾。很多照片都是随手一拍,限于水平不高,对光影、构图,都不那么讲究。最重要的,是缺乏前瞻性,缺乏总体把握。就拿城市湿地公园来说,修建之前的样子,修建之中的热火朝天,现在的样子,如果这套资料完整齐全,就比较珍贵了。可惜,我现有的照片,都是零碎的,局部的,断断续续的。回看、总结的目的,主要是提醒自己,在下一次拍摄时,多一些思考,多一些严谨,少一些随意。
遗憾无法弥补,未来值得期待。过去这五年,是仁寿变化翻天覆地的五年,自己有幸成为了经历者、见证者、记录者。今天的仁寿,拥有更好的发展基础,更好的发展势头,更好的发展机遇,所以她的未来会更加辉煌,她的变化会更加巨大。而记录好这些变化,是我们的责任。时不我待,照片的整理需要抓紧。而今天的工作,不应仅仅是给昨天总结,还要为将来留好伏笔,所以对比照片的选择,需要更准确、更系统、更有代表性。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自己会很忙,但忙并快乐着。
新闻推荐
(川报集团记者张想玲殷航)“川字号”农产品如何顶天立地?擦亮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如何实现从大到强的新跨越?8月18日,由省委农工委、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金融工作局、四川日报报...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