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梨比赛。
聚精会神削梨。
老人边看节目边吃梨。
精彩的文艺表演。
本报记者 梁昊 文/图
8月26日,2017年仁寿百年曹家梨敬梨仪式暨采摘节在仁寿县曹家镇金梨广场举行。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与当地人一起赏梨、品梨,共同感受“百年梨乡”深厚而丰富的梨文化。
以节为媒 传承文化
青山毓黛迎宾客,梨乡含情果飘香。在宣布采摘节暨敬梨仪式开始后,现场嘉宾从金梨广场移步古梨园观礼。“贡梨农夫”余新民带领60名中学生和现场嘉宾,在梨园村400年树龄的古梨王树前齐诵《百年梨乡赋》。又依照传统,从梨王树上“请”下四只金梨交与“抬工号子”,完成了一场颇具当地特色的敬梨仪式。据《四川梨志》考证,曹家梨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400多年前,并被清朝宫廷钦定为御用“一品贡梨”,曹家镇的余、曹、万三姓也被认定为“贡梨农夫”。
随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抬工号子”沿着蜿蜒山路,将梨子从古梨园护送到金梨广场,是为送梨(寓意:送礼)。到达金梨广场后,12位年过花甲的老艺人步伐稳健地从现场摆放的长木板上通过,并展现绝活,把从古梨王树上“请”下的梨子再次送到余新民手中。余新民用当地山泉水洗梨祈福,并将梨送入金梨堂供奉起来。在曹家人看来,敬梨、请梨、洗梨寓意丰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
紧接着,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亮相,把节会推向高潮。
以果为本 做强品牌
“曹家梨色泽润洁,个大、皮薄、汁多、味甜,果肉鲜脆。”在经过紧张而刺激的削梨、吃梨比赛和体验古法梨膏糖制作工艺后,现场观众徜徉在“梨海”中,一边赏梨一边品梨,对曹家梨的美味赞不绝口。
曹家镇是全国少有的富锗资源区,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孕育出曹家梨优良的品质。全镇有7万多棵百年梨树,其中有1700多棵古梨树历史超过400年。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曹家梨园以丰水梨、黄金梨、园黄梨、金花梨为主,优质品种多达10余个,并形成早、中、晚熟的配套产品。
多年来,曹家镇依托“曹家梨”品牌,做大做强梨产业。该镇梨树种植规模扩大至2.2万亩,年产量达2500万公斤,产值达1.5亿元以上。曹家梨园先后荣获“四川省无公害生产基地”“四川省生态园区”“眉山市知名旅游产品”称号,曹家梨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曹家镇成为仁寿“南梨”中心和四川的主要产梨基地,曹家“百年梨乡”名号由此远近闻名。
以节为媒、以梨会友,曹家镇走出了一条旅游兴业、旅游强镇的发展之路,形成“以旅游观光为载体、大户基地为示范、果农自主开发为主体、梨子协会为纽带、政府协助拓展市场为推动”的梨子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敬梨仪式暨采摘节的举办,旨在借力节会让曹家人传承家风家规,让游客感受百年曹家梨的文化魅力,将‘百年曹家梨\’品牌推向全国市场。”曹家镇党委书记黄勇表示,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拓宽梨产业、深挖梨文化,让曹家梨卖得更远、品牌更响。
新闻推荐
仁寿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之扶贫解困篇 真抓实干谋实事 雪中送炭暖人心本报记者 杜沁莲 文/图
残疾预防日,为残疾人解答疑惑。为贫困户送化肥。入户回访。雪中送炭暖人心镜头扫描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仁寿县扶贫解困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干部群众的帮扶下,大部分贫困户都在脱贫奔康...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