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李力勇:农机助力“田间掘金” 本报记者 钟烨 文/图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9-07 08:03   https://www.yybnet.net/

合作社组织农机正在田间作业。

“到这周末,我们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的水稻差不多就能收割完了。”9月4日下午,在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内的珠嘉镇棚村村,仁寿县的农机大户李力勇正利用联合收割机对200余亩水稻实施收割作业。

从8月上旬进入水稻收割季节起,李力勇就持续在成都双流区、眉山东坡区、仁寿县三地辗转奔波,连周末也不得空闲。除统筹调配农机对水稻进行收割、烘干外,还要联系收购商、洽谈农机出租业务,遇到农机手们忙不过来时,他就亲自下田作业,抢抓收割进度。

李力勇是仁寿县满井镇杜家村人,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头脑灵活,眼光长远,看到机械生产效率高,他萌生了利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想法。随后,他从一台55马力的轮式拖拉机起步,靠着帮农户犁田,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也让他认准了农机作业的前景。

“以前,我们农机手都是单打独斗,和农户联系也不方便。一些农户家里有农机,但干完自家的农活后机器就闲置起来,存在资源浪费。”将这些看在眼里的李力勇,成了满井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联合10多名农机手在2011年成立了仁寿县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机进行服务作业,带领大家走上了共同增收致富之路。

“一个劳动力,起早贪黑一天也只能插一亩多田的秧苗;一台乘坐式插秧机,每天能插秧近60亩,相当于50个壮劳力。”整合了农机资源,种田不费劲,李力勇开始打起了发展规模化种植的主意。2012年,他先后试着承包了198亩田地,种起了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年底一算账,每亩净赚500多元。5年后的今天,这198亩田地发展到了几千亩,合作社社员增加到了50余户,保有各类农机70余台,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

看到李力勇的成功,不少人上门“取经”,而他从不推拒,将自己总结的经验倾囊相授:“种粮想赚钱,关键在于‘增产节流\’,农机结合农技,增产量,降成本。”在他这里学到经验技术后,有人自己当上了“田老板”,有人加入了合作社。“截至目前,至少有40余人实现了致富奔小康。”李力勇说。

“合作社能发展这么快,多亏党的政策好,种田有补贴,购置农机也有补贴,还经常请专家给我们讲新技术。”李力勇朴实的话语里充满感激之情。

从“土里刨食”到“田间掘金”,李力勇的农机之路越走越宽。今年,他的合作社还被县农机局选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项目主体,与另外5家农机专合社一同承担起了2万亩示范田的生产重任。

新闻推荐

党员助群众 义务收割忙

近日,仁寿县宝飞镇印河村贫困户廖顺文家的稻田里一派忙碌景象:4名党员忙前忙后,帮助他家收割水稻。据悉,正值丰收时节,廖顺文却因病住院,家中一亩多水稻还未收割,让他焦急不已。获悉情况后,该村4名党员主...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交通环保简讯2017-09-07 08:02
猜你喜欢:
评论:(李力勇:农机助力“田间掘金” 本报记者 钟烨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