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眉山——东坡故里、进士之乡、两宋荣光、天府新区……看到这些词语,仿佛这座古老的魅力新城正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一脉相承的岷江文化带构架了独特的眉山文化,也成就了这个千年文化之都,孕育出樱花遍地盛开,绿地围绕都市的新眉山。
眉山是个生机勃勃的青年,1997年,眉山地区正式成立,管辖从原乐山市划出的眉山、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6个县。2000年6月撤销眉山地区建立地级眉山市,于2000年12月正式挂牌设立眉山市。现眉山下辖2区4县,全市辖区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在这建区设市的20年里,眉山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大潮里,眉山稳步前进,创新发展,摸索出了一条适合眉山的特色发展之路。
顺应西部地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潮流,眉山抓住发展机遇,在这20年里不断完善眉山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的眉山,北接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西接雅安,是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中段重点地区以及“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发达的交通网络,极大地推动了眉山经济发展,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岷东新区的设立,着力整合东坡区与彭山区经济一体化,建有岷东新区“大学城”,其中有四川工商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等院校,在数量上居全省第三,为眉山可持续发展增加了新兴活力,增强了人才竞争力。
眉山文化始于宋,在于“三苏之乡”、“八百进士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包含东坡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其主要旅游景点三苏祠、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江古镇、彭祖山、中岩寺、中国竹艺城等,这些旅游景点分布于眉山各区县,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线路,带动了眉山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7年,我是眉山一中一名平凡的高三学生,学校后门出去就是堵塞了的河沟,较为破烂的房屋,道路坑坑洼洼。2017年,我是一名普通的社会工作者,回到母校所在的城市,下高速公路时,收费站独特的建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道路两旁排列整齐的树木、路灯,这些都展现出一个新的、不一样的眉山。到达眉山东站,一眼便是宽阔的广场,集火车、城际客运、公共交通为一体,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在回家的过程中路过了九巷十坊,过去河道堵塞,水污染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取而代之的是绿地覆盖率极高的公园,建有餐饮、教育、休闲为一体的生活广场,原来破败的房屋也被高楼林立的小区替代,市民三三两两地经过,眼前是一幅美好的生活景象。
看今昔,眉山这座千载诗书城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愈发生机勃勃,在过去的20年里,建区设市,眉山在交通、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展望未来,在350万眉山人民的辛勤建设中,我们笃信未来的眉山会创造出更多的惊喜,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新闻推荐
签约仪式现场。本报记者杨槐摄本报讯(记者王磊)昨(13)日,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海外高科技人才洽谈会系列活动海外人才引进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市政府和仁寿县政府在签约仪式上分别与美国成都加...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