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仁寿中学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打造“弘仁”社团品牌,用文化的力量吹响了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的“集结号”。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精细化的社团管理
2010年,在仁寿中学校团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30余个师生社团,对所有社团统一冠名为“弘仁”。同时将所有社团划分为文艺类、体育类、科技类,还有弘仁动漫社、弘仁时政社、弘仁辩论社等。对社团活动实施“三定”,即: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师资力量。并逐渐形成了仁寿中学社团管理的特色——“社团互助联盟”。
本土化的社团活动
仁寿中学在社团建设中,注重融入本土文化,重视本土元素的收集和地方色彩的挖掘。作为该校龙头社团的弘仁文学社,深入挖掘和探讨仁寿独有的天梯广场“仁义文化”、虞丞双堡“忠孝文化”、高家“佛学文化”、文宫“桃文化”、曹家“梨文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各类绿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们既有文化知识上的收获,又有心灵境界方面的陶冶与提升,让学校生活成为其一生美好的回忆。
“精英化”的社团教师
学校特别注重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别聘请张时贞、辜建新、杜其超等作为专业指导教师,还积极选送指导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国画社、合唱社、文学社、书法社、舞蹈社等文化艺术专业社团的师资力量培养。采取“大手牵小手”的方式,让年轻教师很快成了学校社团带队教师的骨干力量。
“规模化”的社团成果
“特色是文化建设的灵魂,硕果是校园发展的动力”。学校通过传统的“弘仁”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及科技节等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迎春书画展和元旦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道德水平。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眉山市 “东坡诗词大家唱”中,学校又荣获展演第一名……正是有了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的突出成绩,该校被评为四川省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促进学校多元发展
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校园社团文化,必将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从而促进学校多元发展。
以生为本 让学生有展示的舞台
本着“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社团发展理念,仁寿中学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文化资源,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不断修订完善活动方案,让不同优势潜能和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都能找到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从而形成周周有主题、人人皆参与的局面。
书香校园 让学生感受到艺术魅力
仁寿中学通过各类社团活动,让学校处处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精心装裱悬挂于墙壁,自己的手工作品被珍藏在展示柜中,光影、合唱、舞蹈队员精彩的演出,孩子们的喜悦、自信、由内而外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校本课程 提升学生表现力
仁寿中学“演讲社”编辑有《国旗下讲话》、政论社参与整理了《校园欺凌》、书法社印制了《书道》等校本教材。不断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潜移默化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协调,团结互助,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17年仁寿中学“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情系九寨”的校外义卖活动,在为灾区送去一份温暖和关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课堂延伸 丰富学科教学内涵
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学科教学的内涵。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将社团活动课程化、校本化。因此,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就是一种教学过程,一种“体验教育”。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汇聚学生人气、灵气、才气的大舞台,我们相信仁寿中学“社团文化”明天更美好。蒋汉军 刘青松
新闻推荐
本报讯(白全安记者钟烨)为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日,仁寿县古佛乡党委政府向全乡干部、村“第一书记”布置了以“培育新民风激发新动力”为主题的脱贫攻坚工作,狠抓“七个一”落实,迎接市县检查验...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