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乡蔬菜原料供应基地。(资料图片)
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再流转土地,钟祥镇把荒山荒坡打造成柑橘产业基地。(资料图片)
注资3.05亿元,组建县属国有独资公司——仁寿铧锐土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以此为龙头,整合“资源、资金、产业”,打造现代化农业,让农户入股,实现共同富裕。
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2000万元,确保适龄儿童一个不辍学;设立“医疗扶贫救助基金”520万元,确保所有贫困户医得起病;设立“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5220万元,确保所有贫困户生产发展能贷得上款;设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1091万元,确保市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有能力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
在全县所有贫困村硬化村组道路,新建和维修提灌站、山坪塘、水渠、蓄水池等农业基础设施,为其彻底脱贫创造有利条件;在钟祥镇,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把荒山荒坡打造成柑橘产业基地;整合一家一户菜园子,在谢安乡建设蔬菜原料供应基地……
仁寿县采取“教育扶贫”“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措施,146个村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年底将实现2.8万户贫困户脱贫,总计投入各种扶贫资金将超过20亿元。
找钱
让扶贫有充足资金
仁寿县非国家贫困县、省级贫困县,来自国家和省的专项扶贫资金不多,如此巨大的扶贫资金从何而来?仁寿县财政局下深工夫、大力气,把钱找到手。
首先,强化对上争取。向上争取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资金1.06亿元、易地扶贫搬迁长期低息贷款4.14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债务资金0.95亿元、专项建设基金1.32亿元;向省、市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8265万元。
其次,加大县本级投入。县财政每年年初都要预算安排县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年达到1.64亿元。加强结余资金清理,凡按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可以收回的,全部收归县财政统筹用于脱贫攻坚。然后,统筹安排好资金,根据全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已落实项目资金情况,按照统筹平衡、突出急需的原则安排分配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再管理好项目实施,对收回的零、散、乱涉农项目结余资金集中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由县扶贫移民局作为项目主管部门、由项目乡镇做业主实施,2016年和2017年盘活的涉农存量资金就达到5000万元以上。
第三,加强项目整合。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后扶、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项目以及涉农项目结余资金近2亿元,重点支持市定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第四,撬动金融投入。制定并下发《仁寿县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使用管理,完善小额信贷分险补偿机制,扩大扶贫小额信贷分险补偿基金规模,筹集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5220万元,根据各承贷银行实际放贷额度注入2190万元;引导建立“基金+农户”“基金+农户+业主”“基金+农户+公司”等多种贷款模式,精准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2.175亿元,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瓶颈,促进其有效脱贫致富。
精准
让资金封闭“滴灌”
仁寿县建卡贫困户涉及2.8万户8.9万人,点多面广,如何把巨额的资金精准用到一个个扶贫对象上?仁寿县改变以前扶贫“漫灌”方式为“滴灌”方式,对扶贫对象(包括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部进行调查摸底,然后,根据其主要特点或主要急需解决的困难,因村因户扶贫,让扶贫对象获得的扶贫是村村不同,户户有异。禾加镇化石村乡村旅游开始兴起,急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仁寿县据此安排“美丽乡村”项目资金400万元;河口乡月亮村种植大量不知火,可缺的就是提灌站,县上据此安排20多万元,新建一座提灌站……针对贫困户,哪户急需扶持养殖就给予养殖扶贫,哪户急需种植扶持就给予种植扶贫,哪户急需易地搬迁就给予易地搬迁扶贫。在此过程中,再定期“回头看”“回头帮”以及“八项比对”等,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不断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对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运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实行报账制度,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截留和挪用财政扶贫资金现象发生,实行县、乡(镇)两级报账制,即省及市级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县级资金实行部门或乡镇财政报账制,确保扶贫资金精准、对象精准,使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到刀刃上。
监管
让异常资金自动预警
投入扶贫的资金数额巨大,扶贫对象众多,如何确保扶贫资金全部用于扶贫?仁寿县依托互联网建立惠民资金监察大数据平台,让异常资金自动预警——大数据库里面包括了资金的公示和资金的发放,一旦两项数据不一致时,系统就会自动预警:不同预警级别,亮不同数量的灯。同样,还能监控同一个村同一年度实施的项目情况,防止用同样的项目在不同部门申报资金。如此便能及时发现和有效预防扶贫等各种惠民资金被截留、被挪用。
据悉,该平台自2017年9月启动以来,已预警“疑点”1000多个,查实问题200余个,问责80余人,其中纪律处分30余人。目前,扶贫资金尚未有预警。
惠民资金监察大数据平台是仁寿县采取“制度+科技”方式,依托互联网对各类惠民政策、项目(包括扶贫在内的)的资金执行、管理情况等,及时进行比对、预警、公开、公示、查询、监督及投诉的网络载体。这是仁寿县下大力打造的一个惠民资金监管平台。创建之初,仁寿县委书记秦彪带队出川考察,仁寿县财政投入200多万元,建设系统和终端等,最终使之成为让扶贫资金等所有惠民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并受到群众零距离监督——通过电脑、微信、电视、查询终端4个渠道便能查询到相关惠民信息。
可以输入身份证号码查询自己享受的惠民资金,针对农村老年人专门在终端设置了刷身份证查询及语音自动播报功能。想要了解某项具体资金可以点击查看,若对发放的资金有疑问,可以直接点击政策进行比较。
可以通过地图查看,了解同乡镇同村(社区)其他人员享受政策的情况,若发现某人领取资金有疑问,可一键进行投诉举报,常用的5种类型可以直接提交,该问题将自动反馈到主管部门后台。惠民项目依托百度地图,精准定位、更新及时,能让群众更客观地了解项目并进行监督。群众可以通过直接点击地图,或分乡镇或分部门查看项目建设情况,由于群众一般对辖区内的修路、修渠道、修堰塘等情况比较熟悉,通过照片一比对,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是否存在虚报或重复报的问题。同时,特别设置了扶贫项目专区,作为特别监督的对象。
可以进入主管部门网页,了解那个部门有哪些惠民项目资金。
借助这一平台,仁寿县把所有的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对象等信息全部公开、公示出来,使扶贫资金阳光运行,安全运行,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大数据平台能从源头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惠民项目安排和惠民资金使用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落实了民生公开机制。”仁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明宇表示。
与此同时,专户管理扶贫资金,对扶贫项目资金实施规范管理,全面落实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预决算审计制等,确保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验收到项目;对直补到户项目,严格实行“一卡通”补助到户,坚持户户见面,户户签字认可,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户。
严格项目验收审计。严格实行扶贫项目检查验收考核制度,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职责,严格统一验收标准,对完工项目进行检查验收。组织相关部门、乡村干部、村民代表对工程成本、质量、效益等指标作出全面客观评价,出具竣工验收意见,由项目责任人和验收人签字认可。因他们来自一线,最熟悉一线,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工作。
公开、公示项目资金。除在大数据平台公开、公示外,扶贫资金相关信息还通过其他传统方式公开、公示。扶贫资金项目规划之初,就通过多种途径让村民知晓:扶贫资金项目的建设原则、发展目标、建设内容、投劳及筹资额度、财政资金支持的环节和补助标准等内容;按照村委会提议、村民代表审议、村民大会决议的程序,在征得村民代表同意后,制定项目建设方案;方案再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向县政府提出项目建设申请,县政府审批后报省政府备案。对全县财政专项扶贫安排情况和各类具体项目计划在乡镇政府政务公开栏、项目村政务公开栏、《眉山日报》等载体公开、公示,接受人大、政协、纪检、新闻媒体及群众等社会各界的监督。
多方位、多角度监督检查。抽调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委农工办、监察、扶贫、财政、发改、水务、农业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成立12个巡视组,在每月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察,并将督察结果通报全县的同时,各职能部门还不定期从不同角度开展监督检查,对于群众和社会反映的问题以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对涉及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从严查处。
严格的监管,使全县扶贫资金全部精准到位而多年未发现跑冒滴漏等现象。
新闻推荐
游乐新项目。城市处处见绿。绿色出行。傍晚在公园散步的市民。享受慢生活。热闹的广场舞。柯仲彬摄本报记者郭侨文/图农业改革求新,工业蓄势腾飞,三产百花齐放,抱拥“金山银山”,不忘“绿水青山”,立...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