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土灶·炊烟 叶敏

来源:眉山日报 2018-01-08 08:52   https://www.yybnet.net/

土灶,二十年前的仁寿乡下家家户户都有。到做饭时辰,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就会涌动出有着生命张力的袅袅炊烟。这炊烟缭绕于村庄的上空,缠绕于树林,漂浮于田野,形成特有的乡村图景。

土灶,是一种安定的幸福,没有家的人是没有土灶的。冬天的土灶温暖着一家老小,文人雅士想追求的“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的境界也就不过如此。冬天的夜里,一家人围着灶台,或远或近,或帮忙或唠嗑。父亲坐在灶门前帮着母亲添柴,奶奶安静地坐在桌边板凳上抱着用竹子和泥罐做的火笼烤火,火笼里有从灶膛里夹出的红红的火炭。奶奶用罩衣将火笼一笼,每天走哪里都提携着,她的整个冬天就不冷了。我和哥哥偎在父亲身旁,灶膛里的火光映红了我们的脸,我们伸出冻僵的小手,放在灶门前烤出一层白白的雾气,母亲则在灶台上忙碌。

儿时的我,就是和土灶比着高长大的。蹒跚学步的时候用手扶着灶身,小手暖暖的,把脸贴上去,小脸也暖暖的,然后就是把头仰得高高的,焦急地等着母亲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等大一点快和灶台齐高了,磕磕绊绊的我在灶台沿上磕了不少的大包,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避让。再大一点,我学会了给妈妈做帮手,把庄稼地里背回的柴火往灶膛里添。再后来,我独立添柴做饭,体会到了生活的勤苦,也感受到了母亲的不易。再后来,是离家读书工作。

工作之余,偶尔还是会在冬天的某个夜晚,想起小时温暖的灶火。火光温暖,映照着一家人的幸福。小时调皮,爱把鞋子打湿,母亲便把鞋子放于灶膛口,过夜便烤得暖暖和和的。早晨起来,把小脚伸进去,又是一个暖暖的春天。傍晚游玩回家,有时还能从灶膛里刨出母亲给我们煨的一两块红薯。灶膛里出来的烤红薯又香又甜,那香甜足以记忆一生。

小时的我调皮劲不只是打湿鞋子这么简单。我每天“跋山涉水”,上蹿下跳,搞得自己是筋疲力尽,连做梦都在惊厥哭叫。那时的母亲,听了邻居奶奶的“教导”,便拿了煮熟的鸡蛋到灶前给我喊魂(民间流传每个土灶都住着一个灶神爷的说法)。那时的我关注点不在于母亲喊魂的意义,而在母亲手上的鸡蛋,因为母亲喊过后,我就可以吃这个带着我灵魂归来的鸡蛋了。因为小时候睡觉爱惊厥,我得以吃了不少鸡蛋。这也算是我童年里关于土灶的一个小小幸福吧。

随着生活的改变,我家也拆建了以前的老房子。父亲也重新打造了土灶,灶面也从水泥面改成了白色瓷砖面,土灶变得有些“洋盘”了。因为家用电器的普及,母亲做饭用了电饭煲,我也给母亲买了炒锅之类,但父亲却坚持要用土灶炒菜。于他,一是为节约,二是因为习惯,三可能是为了口味。随着父母的日渐衰老,也不知父亲使用土灶能坚持多久。

现在回到村庄,除了偶尔的鸡鸣与狗叫,已难见几处炊烟,炊烟已消失在了没有灶膛的烟火里。当代的村庄已是失了土灶的村庄,是融入了现代文明的村庄。

于我,有炊烟升起,老家的根就还在,父母的爱就还在。愿老家的灶火永远不灭!

新闻推荐

同乡回乡创业 着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何广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017年12月31日上午,在仁寿县虞丞乡,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响彻美丽的乡间,打破了这片古老村落的宁静。这是由仁寿虞丞某公司组织异班同学开展的返乡创业“环...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土灶·炊烟 叶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