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仁寿中医师写医书用圆通平衡理论发挥中医优势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01-12 04:06   https://www.yybnet.net/

用圆通平衡理论发挥中医优势 周礼伯给学生们讲解圆通平衡理论。

凭借独创的“圆通平衡”理论和优质的口碑,眉山市仁寿县的中医周礼伯拥有一批信任他的老患者,不止在仁寿,全国各地很多患者都慕名来找他。除了患者信任,周礼伯还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的双重考验后,周礼伯在四川省首届中医药“品牌·典范”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17年度杰出中医名家”,1月6日,他站在了活动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

2018年,周礼伯和他的团队编写的16本/科医学口诀也将陆续完成出版,这也将让人们通过“医学四易口诀”更便捷地学懂中医。

【名医简介】

周礼伯

科室:中医科

医院:眉山市仁寿县周礼伯诊所

特色:圆通平衡

擅长:专门研究疑难病。临床上纯用中药,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探索了一套“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理论,用之临床可以用一张处方同时治疗患者身上的多个疾病。周礼伯团队编写的16本/科医学口诀,解决了学习掌握医学知识的问题。

适合于教学需要、自学需要、考试需要和临床需要。审证求机,整体辨证,圆通平衡,常用一个处方治疗多系统疑难病。在中医诊疗心脑肾病、不育不孕、骨髓炎、胃肠病、脉管炎、肺气肿、视神经萎缩等方面有很深造诣。

1 自学中医悟出圆通平衡理论

1975年,周礼伯在读大学期间患了肠炎,每天早上都要拉肚子,却一直查不出病因,医生怀疑他是功能性泄泻,当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后来,周礼伯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每天早晨泄泻数次,苦不堪言。生病的9年内,他找遍了西医、中医,病情反反复复没有治愈。于是,他决定自学中医给自己治病。1984年,周礼伯一边教高中一边开始自学中医,3个月时间里他记了200多首方剂口诀,随后他开始试着给自己开药方。

“要先分析有哪些病。”周礼伯说,治病不应该只关注拉肚子这一个症状,而要分析全身情况,应该从六个方面治疗:五更泄泻是主病、久病及肾当治肾、累及脾胃需调理、久泄肠薄当厚肠止泻、久病肝郁情忧当舒肝、醒来即泻当脱敏。据此综合分析,周礼伯选了23味中药入处方,喝了几服之后症状明显缓解,12剂中药后,多年的泄泻痊愈了。这就是他称之为“圆通平衡,整体治疗(这完全不是圆运动的理论)”的最初端倪。

1988年,周礼伯通过中医师资格证考试,辞去了教师工作,正式“弃文从医”,从此开启了“中医人生”。他由于治愈了自己的顽疾而坚信中医,又有了治愈自己疾病的经验,临床上就“心眼多”了:总是认真收集临床资料,从多方面分析患者病情,慢慢收获了很多好口碑。他要做明医,会治病、争取高疗效;他勤写医书以使后人容易学习;他把他称呼为“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方法用以讲课、传学术,让更多的中医人能够理解使用以能高效治疗多系统疾病。

2“圆通平衡”来源于中医学“多因逻辑”

治好了自己的病,周礼伯发现治疗疾病不能只关注某一点,而应该注意患者的整体状况,他把这叫做“圆通平衡,整体治疗”,从他第一次治好自己的病开始,这种思想他已经实践体会了30多年了。周礼伯认为“多因”引起多系统疾病,用“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方法,可用一张处方去整体应对全身的多系统疾病,可以高效而比较彻底地同时处理多个脏腑同时患着的病。如一位18岁的女患者查出患有脑积水,慢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双眼失明仅存光感、不辨手指,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脾大,闭经2月,第5腰椎骨质破坏等多个系统疾病。

为什么中医对这类“多系统”复杂疾病具有优势呢?周礼伯认为,这是因为中医学寓有“多因逻辑”,“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多因”致病与中医学所包含的“多因逻辑”。如小青龙汤、乌梅丸就是用“多因逻辑”对付“多因”疾病的:小青龙麻桂味细,芍草半姜寒热起,温肺化饮又解表,外寒内饮咳痰稀,干呕吐涎喘难卧,恰与真武成对子。小青龙汤所包含的“多因”有外寒、内饮。故小青龙汤就是将“多因”整合融汇的圆通平衡处方。小青龙汤能够对付“多因”所致的病证,叫做“小青龙汤证”。中医学所包含的“多因逻辑”使得中医具有先天优势。

近代科学是建立在“演绎(因果)、归纳(实验、现实)与辩证(求异或否定)”的逻辑之上的“单因、绝对或形式”逻辑,或者说,近代科学是一方面依靠“物质观和实验”,另一方面依靠“逻辑认知方法”成长发展起来,并有了现代科学。而这一西方式思维的逻辑认知方法(原理)存在缺陷,迄今为止有不少科学难题依然困扰着人类:“单因逻辑”限制了人们的认知能力与评判标准——在现实的各种社会实践中,“归纳、演绎、单因”逻辑的证明或检验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以严格的科学标准去检验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归纳”在广义(所有或凡是)论题上很难实现“完全归纳”,只能做到“抽样归纳”,因此,其所得的科学性、正确性有局限;其二,“归纳”如果用作纯理论的认知方法(原理)是有缺陷的,如果不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建立在“现象或片面”的内容之上。

单因逻辑是建立在推理的原理之上的,而“推理”却只能推出“单因”,无法推出“多因”。也就是说,无论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都不能实现对“多因”推导、论证。因为,单因是“定点式”思维,犹如电灯不亮——只判断灯有问题。然而,事物间又普遍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多因”关系使人们必然要去反映这些实事、事物之间的“多因”关系(见唐付民著《东方科学》)。

“单因”逻辑指导的大多只能是局部,难于看到、找到整体。因此,要克服人类认知的缺陷,必须推崇“多因逻辑”,亦称“联系逻辑”或“系统逻辑”。“多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要完美地解释复杂事物并消除其不利影响,采用“多因逻辑”是必然选择。

“多因逻辑”包括“内多因”和“外多因”。“内多因”是自身内部因素,“外多因”是与自身有关联的外部因素。如怒喜思悲恐引起人生病为“内多因”;风暑湿燥寒,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影响人体生病为“外多因”。除“内多因和外多因”外,在中医学中还有不内外因。因此,“多因逻辑”即“系统逻辑”更能说明、论证、推导事物的关联性。

由此,与现行逻辑的基本定律:“同一律、(无)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相对应、相并列的应当有“关系确定律、矛盾对称律、略(范围)确定律、完整事物律”。

“略(范围)确定律”是所谓建立在“完整、全面、系统与变化(辩证运动)之上”的一种逻辑规则,也就是说,事物(或事物特性)是处在“运动变化”中的,但事物的运动变化又可能(或可以)限定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即事物的运动变化可以限定在“经验范围”之内。比如中医藏象学说的心:“心脉血神降通明,面舌喜汗夏气应”即心主脉、主血、藏神、心气下降、心主通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可见,中医脏(藏)象学说中的“心”主要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是从“形而上”即“道世界”入手,不能用“形而下的器世界”的形态结构理论思路去解释、处理、规范、使用中医。

医生常遇上多项病因决定同一病症,或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同一疾病的情况。中医是“道术并重,以道驭术”,因为人体多系统失调的疾病往往都是“多因”所致。中医在这种逻辑关系上的处理方法是极具特色和有其理论基础的。据此,要扶正祛邪,人病同治,多途径综合调节,随证治之,把握好方剂药物与病、与人的恰当程度,就要整体治疗,圆通平衡,解决“多因”之厄。

3 圆通平衡不仅在病 医患之间也有“平衡”

如果医生给出的方案只针对一个病,虽然短期内有效,但其他病也许会产生影响而复发。如王贤(化名),2001年10月住院查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炎、心肌缺血、脑血管痉挛、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前列腺炎、甲状腺功能减低。这是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多系统疾病。对这种“多因多果”的多系统疾病患者就要用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方法,才能给予整体治疗,因为中医学中的“多因”逻辑使得中医的治疗学理念成为先进的理念而能够对付这类多系统疾病患者。要用圆通的方法对付“多因”引起的“多系统”疾病,中医师就要详细而准确地收集四诊资料,这是正确辨证的基础。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去辨证,充分调动医师头脑中的“疾病谱”去判断病人患有哪些疾病、哪些系统有病,西医查出了他患有多少种疾病,患的主要疾病是什么?现在他有哪些“症”应当归入哪些“证”?从患者的全身情况去圆通认识,不要忽略个别症状;充分运用中医理论,充分全面地调动医师头脑中的“药物谱、方剂谱、证症谱、疾病谱”进行理论整合,广博临床思维,纵横融汇患者的全身病情去圆通认识他的病、证。

“圆通平衡,整体治疗”具体来讲就是:首先,收集分析临床资料。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去辨证而重点辨寒热。找出病人患有哪些疾病,哪些系统有病,主要疾病是什么。其次,审证求机,圆通辨证,圆通处方。先想到经方、高效的时方,再想到没有经方和时方可以适用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组方来治疗患者的整体疾病。再次,运用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理论,应对“多因”“变因”“因果变化”“范围(略)确定”的复杂疾病,始终针对病人的整体而不是一个病种。然后用中医理论去辨证审机处方。值得注意的是,圆通平衡有辨证分析中的圆通平衡;病理症状统治中的圆通平衡;方剂融汇的圆通平衡;处方内部的圆通平衡;处方内部的圆通平衡还包括方剂中各味药物之间的圆通平衡;有针灸推拿按摩中的经络穴位的圆通平衡;把饮食保健等都汇入诸理思考而用之,这也是圆通平衡的内容;让患者理解自己的治疗,做好医嘱,得到患者心情舒畅地有信心的配合,这是医患之间的圆通平衡。

平衡是在“气一元论”的理论基础上达到平衡,使系统和谐,即平衡。具体说:平衡是阴阳平衡,表里平衡,五行平衡,脏腑平衡,经络平衡,形气平衡,气血平衡,上下平衡,水火平衡,寒热平衡。阴阳通过升降浮沉之法而达平衡,气机通过升降出入之法而达平衡。

“阴平阳秘,以平为期”:即达到阴阳平衡才是治愈的保障。“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达到“阴平阳秘”“以平为期”。郑钦安的书里扶阳的、养阴的,从来都是不偏不倚的。不偏不倚就是平衡。以不偏不倚的圆通平衡之法(不是圆运动之法)去认识、治疗疾病,发挥中医整体辨证的疗效。现代的病人经西医检验得知:基本上是一个病人患有多种疾病,即多系统疾病。人体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医应当从整体观念出发,治疗这类多系统疾病患者,将大有用武之地。多因素造成复杂的“活”着的人体的多系统生病,用“圆通平衡,整体治疗”可以轻松对付他的多系统疾病,必然前途广阔,大有作为!

4 慢病多系统病 整体应对是中医所长

为什么现在病人“越治越多”?周礼伯认为其实是患慢性病、多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用“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方法对付“多因”“多变”引起的多系统疾病,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周礼伯说:“如不用整体观来看待,即使看好了某个病,他还是有病的人,还要奔波在求医的道路上。”在他看来,整体辨证、圆通平衡整体治疗是中医学的最大优势,而他从行医以来就在用这种理论服务于每一个患者。

“比如一个64岁的人,身上有17种疾病,这绝不是单个因素造成的。”周礼伯说,“是多个因素引起了多系统病变”。圆通平衡理论是“辨”病先辨人。医生首先要看到人,纯用中医理论去圆通整体地认识这个病人,圆通辨识这个病人的多因、多变、多系统互相影响的情况;全面圆通地辨证后再圆通处方,对处方的思考要广、要深、要准,要尽可能达到病情的本质去组织处方,要估计判断所开方剂的疗效、疗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过治疗可以达到什么程度、预后情况、复发情况、患家应该如何配合治疗等等,充分全面调动医生的一切知识,使处方能够动静互制,内外互顾,上下互助,刚柔相济,升降相因,七情相和,寒热相安,地季相符,君臣佐使,主次了然,药证合宜,相辅相成,主从遵位,动变制化等等,让中医师的风格、文化、思绪、博悟、变通、道德等诸方面在处方中珠联璧合地展现出来。

“多因”“变因”引起多系统疾病,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去整体辨证治疗正是中医学的长处。生病是果,必有其生病之缘与因,医生要从病的因、缘、果上去整体解决健康问题。按照中医的逻辑“多因律”“变因律”“因果互变律”“范围(略)确定律”去认识疾病、辨证处方,如果不能精确,至少要达到“范围(略)确定律”的程度,以求疗效尽可能地好,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在中医师心中的体现,在患者身上的实现!“多因”“变因”引起多系统疾病,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去整体辨证治疗正是中医学的长处。圆通平衡,多因齐治是中医上乘至善的治疗方法,使中医获得识病、辨证、处方的广阔空间,兼纳中医各派思路而又不偏颇哪一派,对疑难疾病进行圆通的全面认识,使诊断更加明确,更加全面地思考后再辨证,处方更加全面,使患者身体达到平衡状态,既解决了患者当下疾病,又使今后的体质得到了改善,治疗后患者成为了或基本成为了健康人。

周礼伯说,《黄帝内经》指出“母为基,父为楯”。欲强壮体质应该从育子怀孕之前就要调理父母的体质,父母的精气神充沛旺盛则男精壮、女精强,所生子女自然健康者居多。中医把小儿头发黄稀细、不倒发都看成不是很健康的反映,对此进行调理后,今后体质就要健壮得多。小孩长到10来岁,适当吃点平衡整体的药,健康长到20岁左右,又吃点整体平衡的中药,自然也是健康人,每隔5~10年吃点平衡整体的中药,可能不会年纪轻轻发生什么猝死或大病!慢性疾病是多系统失调在单一器官上的外部表现。如头痛、麻木、软乏、呃胀、流泪、盗汗、局部冷感或热感、局部出汗、几秒钟的头昏、后颈强痛、心窝胀不舒服、胸闷心慌等等感觉,都可能是大病将发之兆,需要预防调治。多处不舒服是多系统发病之兆,更当尽早调治。

“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方法适宜于中医调理治疗“未病”“已病”“多病”,是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一种新方法。

5 建“圆通治疗”微信群 数代中医人探讨中医理论

有了几十年“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经验,周礼伯坚信中医的实力,更希望更多中医师了解他的“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理论方法,让中医能够高效治病。他在微信里建了一个“圆通平衡整体治疗探讨群”,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医师。

近一年来,群里积极参加多系统疾病讨论的医生都觉得收获不小、提高很大。大家感慨地说:“要治疗多系统疾病,没有圆通平衡的理念不行。”“以前害怕收治多脏同病患者,现在用了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方法,多因齐治,不怕这类疑难病了。”“中医不能自己粉粹了整体观念,以前不知怎么用整体观念,经过周老师的医案、解析并自己亲身使用后,现在清清晰晰地知晓了什么是整体观念,用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方法,我的临床疗效显著地提高了。”“从医二十年,反复思考一些中医治法及疗效等问题无解,闻周老师圆通思想茅塞顿开,经过学习实践后,疗效远胜以往。”“圆通平衡整体疗法对中医师的水平要求是需要有扎实的中医功底的、很高造诣的,需要有辩证整体思维的,理论高度够才不会迷失方向,圆通平衡、整体疗法治疗的是一个整体不断进行动态平衡的过程,不断地纠偏整合,努力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方法,把经方、时方、验方都拿来做了基础,把各派的方法都用来为己所用,综合融汇搭配,让圆通平衡整体治疗的处方不失总统之权。”“方剂辨证是中医辨证的高端,圆通辨证更是以此为基础,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极好体现。

用了圆通整体之法,感觉自己一下就在临床上踏实了,胸中有数了。感谢周老师的启发。”“圆通平衡整体施治既要抓住主要病症又要不忽略次要病症,要预防次要病症上升为主要病症,在一个处方中进行圆通地解决。以前感到很难,学了这个方法后,对解决难题就比较胸中有数了。”“从周礼伯老师行医三十多年以来,如此坚持执着地纯用中药治病,他是中医这片文化天地的坚守者、发扬者。向他致敬!”……

从群友们的真实体会中,让周礼伯感到欣慰的是,中医人对中医的热烈探求精神正在一代代传承发展。

6 编写16部口诀医书 使中医易学不玄奥

周礼伯已有《中药学四易歌诀》《方剂学四易歌诀》《中医基础理论四易歌诀》《中医诊断学四易歌诀》《内科学四易歌诀》《系统解剖学四易歌诀》等医书面世,他的学生李玉芬、冷洪岩、周宿志、石惠颖及何江莲参与了编写“医学四易口诀”,2018年,他还将继续出版相关医书,年内将共有16部医书完成出版。

周礼伯团队编写的医书与同类书籍有一些不同,书中的口诀都是经他们“揉碎再造”的,经过自己的理解、实践,再编成更加通俗、易记的口诀。如桂枝:“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上行散表尽桂枝,透达能从营卫弛,腠开肌解风湿去,心血邪伤善代医”。周礼伯团队编为:“桂甘辛温肺心膀,汗表温经又通阳,助阳化气平冲逆,慎用热证阴火旺”。桂枝的功效和用法一目了然,每一个字都有含义,通俗易懂,很好理解,使中医不玄奥,易学、易记、易考、易用。他告诫学生们说:“学习中医,弄懂是起码条件,记得住是基本要求,头脑中要有广泛的、清晰的、熟练的‘疾病谱\’,做医生就要这样先做明医。铁杆中医不要为考试而学,不要为功名而学,要为临床而学,为有能力治疗自己和自己家人的病而学,这样才是为自己有能力解救患者的痛苦而学”。

“我们编写‘医学四易口诀\’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医容易学习,轻松学习学好。在大学里的学习者有国家教材,有优秀教师,再参考我们的书,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周礼伯说,“医学四易口诀”可作为师带徒用书,适用于参加大学毕业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跟师毕业考试、确有专长考试、执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西学中考试等。

新闻推荐

尽职履责办实事贴近群众传民声 ——访眉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唐忠勇

本报记者钟烨仁寿县禄加镇石坪村党支部书记唐忠勇曾当选仁寿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在2016年11月被选为眉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工作,一如既往地以做好村里群众的“当家人”为己任,为推动全村...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仁寿中医师写医书用圆通平衡理论发挥中医优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