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奎为母亲剪指甲。
香甜可口的豌豆腊肉糯米饭、颜色青翠的蔬菜汤……近日中午,仁寿县文林镇建设路一个小区的居民楼内,王衍奎正陪着母亲于素珍吃午饭。看103岁高寿的母亲津津有味地享用自己精心准备的午餐,年也古稀的王衍奎满足地笑了。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在母亲半个多世纪的舐犊情深中,王衍奎也以拳拳之心回报、照顾母亲,用心、用情写就了一则令人感动的故事。
父母在不远行
母亲的身边就是家
吃完午饭,于素珍慢慢地走到沙发休息,王衍奎则把碗筷收拾进厨房洗涮。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很规律,早上八点起床,吃鸡蛋喝豆浆。”一边洗碗,王衍奎告诉记者,母亲对“吃”很固执,只吃猪肉、蔬菜、鸡蛋和米饭。因此,为了让早餐更富变化,自己一周会换着花样煮白水蛋、荷包蛋或蒸蛋,豆浆也得泡豆子用机器打磨出。
每天早饭后,王衍奎出门买当天的菜。这时他会把电视调到母亲最喜欢的四川新闻频道。虽然母亲一个字都不认识,但听力尚可,遇到有趣的新闻,也会看笑得合不拢嘴。到了下午,母亲要睡两个小时的午觉。起来后,若是天气晴朗,他则会带她出门散步。
“她喜欢在街心花园和老年人一起坐着看别人唱歌跳舞。”王衍奎说,从前母亲腿脚好,经常一个人出门,近些年因为走路不稳,摔倒过四次,每次恢复都要卧床半年以上,自己就和子女轮流照顾,喂饭陪伴,以及端屎端尿。
每天晚上为母亲洗脚,对王衍奎来说是最劳累的一件事。因为脊椎有问题,他不得不尽量弯腰,才能碰到洗脚盆。同时,还要为母亲按摩双脚,帮助她更舒服地入睡。
多年来,为了尽心照顾母亲,王衍奎不敢有丝毫懈怠。唯一一次出远门是前些年去了一趟北京。子女为他报了老年旅行团,希望他趁着身体健康出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在北京,他在天安门看了升旗仪式和爬了长城,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而即使在旅途中,他每天都会往家里打几个电话,询问母亲吃饭是不是可口、身体是否舒适。“要说不累,那是假话,特别是我自己身体状况不太好后,确实吃力很多,但是她是我妈,小时候她照顾我,现在老了,能照顾她多一天我就开心一天。”王衍奎笑着说,对他来说,母亲的身边才是永远的家。
103年饱尝世间冷暖
最爱喜庆盼“过年”
已经百岁高龄的于素珍身上有着一种岁月洗礼后的气质。坐在沙发上的她身姿端正又挺拔。
于素珍介绍,自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上面还有七个哥哥。婚后与丈夫恩爱情深,生下独子王衍奎,更是以为就此能幸福一生。然而,儿子4岁时丈夫离世,她害怕孩子受委屈,坚持不再嫁,并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和儿子相依为命的家。
“最难的时候,母亲也没有说过苦和累。”谈及从前的苦日子,王衍奎眼中有些水润。在他的记忆里,自己13岁开始学木匠手艺,那时没有钟表,有时候晚上回家,星星已经遍布夜空,母亲却还守着灶台等他吃饭。往后,自己成婚,有了三女一儿,母亲就帮忙照顾孙子孙女。再后来,妻子去世,也是母亲张罗着一家子的生活,让自己能够安心在外打拼。
风风雨雨几十年,王衍奎的子女们都长大成人。而让他庆幸的是,母亲身体还好,自己能够给予的回报还不晚。
“她每天都会问,今天是什么日子了,离过年还有多久呀?”王衍奎说,近年来,母亲特别喜欢喜庆,也更盼望过年,每次过年,都会欢喜地把收到的红包放好,等着“小辈们”过生日时,她就“发给他们买糖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钟烨)1月29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顾贵鹏主持召开仁寿县第十八届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县发改局关于下达仁寿县2018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关于确保2018年...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