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花开
周六,文友紫蝶在朋友圈晒出美篇——黑龙滩镇库坝村李子花开了。
点开一看,很是惊讶,黑龙滩镇竟然还藏着这么一处美景,怎么从未听说过?一番打探之下,弄清楚了大致路线,便急急通知家人去看李花。
翌日晨起,带上八旬老父,驱车前往库坝村看花。启动导航,却被带到了黑龙滩。车过大坝,我顿生狐疑,便停车向当地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告诉我们,应该先到倒石桥,然后再左转进去。
掉头开往倒石桥,却被路人告知并没有什么李子花。失望之时,突然有车驶近,听闻我们在寻找李花盛开的村庄,司机笑着说,“里面的确正开着一大片李子花,好看得很!开车跟着我走就行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车行驶了几分钟,那司机停车下来,指着左手边一条小路说,“我到家了,你们顺着这条小路开进去,很快就能看到李子花了。”
路很窄,我们小心翼翼地开车进入到一个山谷之中,突然眼前一亮:那飞落在山顶、山腰、谷底、路边、田野以及房前屋后的是什么?是洁白的春雪吗?是织女遗落在人间的白色绸缎吗?
蓦然憬悟:那不是春雪,也不是绸缎,那是李花,以温润的玉色将整个山谷点亮的大片大片盛开的李花。
“碧空万里花如雪,青松为伴更精神。”这是一个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仙境般的所在:山披松柏,满目青翠,天蓝如洗,白云悠悠,满谷花开、鸟鸣盈耳。人们在谷中怡然自得地生活着,令人想起《桃花源记》里描绘的美好场景。
刚一下车,当地人便热情地与我们攀谈起来,还拿出新摘的柑橘,请我们品尝。
“你们这里的李子树,栽种了有多少年了?”我向一名正在给橘子树修枝剪叶的中年农民询问。
他笑盈盈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栽种了多少年了。反正在我小的时候,村里就有很多李子树了,后来又成片种植了一些。”
“你们种植李子和柑橘,一年大概有多少钱的收入呢?”我又问。
“种得又多又好的,一年有好几万的收入呢。”他颇有些自豪地回答。
“这些都是什么品种的李子呀?好吃吗?”
“俗名叫脱骨李,也有人叫麦麸李,味道很好。端午之后就可以吃了,到时候欢迎再来啊!”他热情相邀。
我们沿着山路款款而行,边欣赏美景,边忘情拍照。蓝天、白云、青山、飞鸟、满谷如云似雪的李花,几畦金黄的油菜花,几枝粉艳艳的桃花……整个山谷好像一幅清雅脱俗的立体图画,堪与名画《富春山居图》媲美。是啊,这般美景,怎么落笔都是美!
一名老妇牵着一名幼童迎面走来,那幼童颇为好奇地看着一袭白衣红裙的我。老妇说,“叫阿姨”。我笑道,“来,小朋友,和阿姨拍张照吧。”她听了,居然趔趄着朝我走来,我上前抱起她,蹲在一树繁花之下与她合影……
干净清甜的空气、莹白如玉的李花、热情淳朴的农人……我十分喜欢这里的一切。其实,美丽春光里,中国的农村,何处不是桃源呢?
把与父亲在花海的合影发到朋友圈,女友留言调侃:晴天、花香、美女、老人……幸福的味道。
原来幸福的味道,就是在春天的花树下,和家人、朋友一起闲庭信步,把美好的记忆,留存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里。
亲爱的朋友,这里是仁寿县黑龙滩镇库坝村,正盛开着满山满谷美到令人心醉的李花。我在这里,正和美好的春天展开又一次约会。
你,来吗?
新闻推荐
法律服务暖人心 普法化雨润万家 公共法律服务搭建便民“连心桥”
李颜本报记者郭侨数年磨利剑,风正一帆悬。近年来,仁寿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面向社会、可选择、公益性等特点和优势,将覆盖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平台,着力构建县...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