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小小的卡片,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让我更有获得感,激励我在今后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更加努力!”4月26日,仁寿县柑橘产业技术带头人徐文科,领到县委授予的人才“绿卡”时说。
人才“绿卡”,只是仁寿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活人才要素的一个缩影。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该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路径,通过激活人才、土地、金融、政策等要素,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使乡村振兴战略后劲充足。
创新实施乡村振兴书记工程
“大家推荐我担任乡村振兴主任,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将利用所学的知识,用心用情用力带动百姓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尽自己的力量。”近日,在元通镇勇敢社区,刚刚担任勇敢社区振兴主任的眉山市“果真了得”农业专业合作总经理刘刚说。
2013年,刘刚返乡创业,在勇敢社区规模发展养殖。去年9月,又在勇敢社区流转土地150余亩,用于发展高标准柑橘种植园,并创办了眉山市“果真了得”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320多户群众种植柑橘,推动了当地柑橘特色产业的规模发展。
今年,围绕激活人才要素,仁寿县实施乡村振兴书记工程,从县级部门选派60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乡镇振兴书记;从乡镇选派优秀干部到村(社区)担任专职振兴书记或主任,从本地带头人或在外优秀人才中选拔兼职振兴书记或主任。全县所有村(社区)全覆盖选派619名专职振兴书记或主任,平均年龄36岁,本科以上学历的377名。
同时,从资金、政策、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推动农业支持政策向规模化经营主体倾斜,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全县已培育现代农业业主3800户、家庭农场608家、专业合作社714个。
构建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我们公司在发展柑橘产业园时,有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的一条龙服务,减少了我们在土地流转中的时间,两个月不到柑橘产业园就初具规模。”5月2日,看着规模化的柑橘产业园,仁寿县华锐公司负责人黄必俊说,目前,公司已在石咀乡完成土地整理2万亩,规模种植柑橘3800亩。
在激活土地要素中,该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成立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除控规控建以外的48个乡镇全部建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公司,452个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为工商资本进入乡村振兴提供“拎包入住”式的便捷化服务,消除工商资本对土地流转直面群众协商困难、难以规模流转、基础设施一次性投入成本高等问题的顾虑。
目前,交易中心已流转交易91宗农村土地经营权,涉及流转土地21686亩。
激活金融要素确保政策落地落实
“去年,合作社需要部分资金扩大规模,我们和县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对接,资金很快就到了位,既方便又快捷。”仁寿县聚福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洪良介绍道。
实施激活金融要素,是仁寿县解决在实施乡村振兴中融资难、融资贵的创新举措。县政府出资专门组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县内农业农村各类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目前,公司已为6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担保金额8070万元。同时,创新“京东贷”,形成“种植户——龙头企业——京东”农产品和资金流动闭环,截至目前贷款总额达到3500万元。与人保财险四川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融资2亿元,全部用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脱贫攻坚,并开展50万元以下的信誉融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落地落实,仁寿县专门成立了乡村振兴区域开发领导小组,统筹乡村振兴规划布局、项目落地。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政策,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提供政策保障。推行“拨改投”,变无偿投入为有偿支持,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增加村集体、农民收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多方共赢。实施财政奖补,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对设施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农业展会等予以支持。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该县还创新推广“国有公司+工商资本+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强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对产业园进行股份制经营,按照前三年运营成本由工商资本出资51%控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出资25%,农业经营子公司出资24%的比例,使村集体和农户从中获得分红。
如今,全县已形成柑橘、枇杷、花椒、梨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正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柑橘产业园、中华枇杷园、青花椒产业园、梨产业园等5个标准化、融合性示范园,加快引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仪式现场。本报讯(见习记者杨璐茜记者梁昊文/图)4月26日,中建八局信利仁寿项目劳动竞赛、“三号”联创、村企帮扶、创“双优”暨准军事化管理启动仪式举行。仁寿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骆三勇出席仪...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