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灌装生产线即将投产。
邹雨豪 宋勇刚 本报记者 李勇军
“六条枇杷灌装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中,6月份可投入生产。届时,将带动周边农户200余户脱贫致富,助力农民钱袋鼓起来。”5月16日,在仁寿富加镇产业大道上,中华枇杷园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建设中,项目施工人员进行最后的工程收尾和道路绿化工作。
仁寿县有着“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枇杷的种植面积达21万亩,但由于过去一直没有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理念,加之品牌意识薄弱,枇杷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仁寿县委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以土地规模流转为基础,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将农户土地集中成片流转到公司,打造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其中,中华枇杷园就是集枇杷种植、加工、生产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基地。
据悉,中华枇杷园项目由四川福仁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位于遂资眉高速、成自泸高速、富加产业大道之间的金三角区域,占地约1万亩,分4个区域在不同时期进行打造。首期建设3000亩枇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已经种植2000多亩枇杷树苗,含枇杷丰产栽培种植循环示范区、欧盟标准智能生产工厂、联网运营大厦、枇杷博览园及国际化旅游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将以四川现代粮食仁寿示范园区为核心,带动青岗、李家沟、富加石咀、文宫等四个区域共同发展。
“以前家里种田,忙碌时风吹日晒不说,一旦遇上干旱、冰雹、霜冻的恶劣天气,那一年就白忙乎了,即使遇上好年景,刨除相应的成本每亩地才收入500元。”富加镇音堂村村民徐光明有2亩土地被中华枇杷园流转,土地流转之后,除了获取一亩地550元的租金以外,他还可以就近到示范园打工,每天最少挣50元,一年收入近两万元。“像我这样每年到示范园打工的农民至少有200人。”徐光明高兴地说。
目前,中华枇杷园已经通过乡镇土地流转公司流转土地3300亩,共涉及产业园区内的农户464户,共计18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农户现在不仅能土地流转获取土地租金,还可以通过务工、经商等方式来获得收益,实现公司和农户共进共赢的良好态势。而据了解,目前贫困户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有70余人,人均每年增加劳动收入1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园内景色。“创新创业大有可为!我们以花卉园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既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实实在在地美化了乡村。”...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