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天俊正在李子园查看李子长势。
“最近几天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李子防裂,现在正是第二次膨大期,一定要掌握上肥的关键要素。”近日,32岁的龚天俊正拿着手机在自己刚创建不久的“中国南方李子技术论坛”微信群里与来自广济、仁寿、丹棱等地的100余户李子种植户交流近期李子的注意事项、长势情况等。
龚天俊现在的身份是李子种植户,其李子种植基地位于东坡区尚义镇中心村8组。站在李子园里,一串串李子就像一颗颗玛瑙,把树枝压得低且弯,龚天俊顶着烈日,小心翼翼地打理着树上的李子。
为了乡愁
投资20余万流转土地种李子
跟其他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一样,80后的龚天俊也逃离城市,返乡当起“归雁族”。
2009年,毕业于机械专业的龚天俊,先后在成都、重庆、深圳等地工作,2014年因家庭原因回到家乡。“刚回来我就想创业,可父母一直反对,创业的事情就被耽搁了,但念头一直在酝酿。”龚天俊说,直到有天,他吃到了一颗李子,是小时候的味道,特别触动他。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创业种李子,追逐儿时记忆的味道。
大学就读机械专业,为了情怀创业种果树?不光龚天俊父母反对,妻子也发出质疑的声音。
顶着压力,龚天俊东拼西凑了20多万元,于2015年在村上流转了20余亩土地种李子,全部栽上五月脆、半边红等品种。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李子树结出了500多公斤李子,单价为11元/斤。好果子好价钱,让龚天俊心里喜滋滋的。
2017年6月份,龚天俊又从周边村民的手里流转了28亩土地,全部栽上了李子树。
为了效益
搭上乡村振兴“快车”增收致富
因为专业不对口,对于龚天俊而言,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下定决心种李子时,他便开始“恶补”知识,买相关书籍来学习,每天只要有空便钻进房间,钻研知识技术。
除此之外,无论刮风下雨,龚天俊每天都要到果园里走一趟,锄草、消毒杀菌、耙田、栽种……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现在李子正处于防裂、膨胀的关键时期,龚天俊每天顶着大太阳在李子树里忙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由“白面书生”晒成了“黑包公”。
功夫不负有心人,再过不了多久,李子即将进入成熟期,如何销售成为龚天俊思考的问题。思考再三,他决定利用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模式,将自己的五月脆、半边红卖向全国各地。
现在村上正大力发展乡村振兴,龚天俊说,他要抢抓机遇,调整结构,搭上乡村振兴“快车”,增收致富。
“如果行情好,价格高,今年我还要继续扩大规模,把果园打造成家庭农场。”龚天俊说,下一步,他将借力使力,把果园打造成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生态果园,并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参与,共享发展的红利,共同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昊)6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规监委副主任李永高一行莅仁,检查仁寿县城乡规划编制及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规划...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