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分拣桃子。
近年来,仁寿县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电商经济,积极开展品牌化建设,拓宽农产品品牌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电商发展成绩斐然。2017年,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9.28亿元。今年1—5月,电商交易额达4.2亿元,其中,农产品上行交易额达2.1亿元。
打造平台
发展电商经济
2014年,仁寿确定电子商务率先发展的思路。随后,为开创电子商务工作新局面,该县积极打造平台,助力电商经济发展。
依托西南网贸港及IBM西南卓越云计算中心项目,仁寿打造IT和电商产业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搭建完善的电商孵化平台,打造集人才培训、平台运营、农村电商、传统企业销售渠道拓展、特色农副产品品牌推广、智能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电商运营服务中心。
与京东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打造电子商务“仁寿模式”。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482个,1个县级物流仓储分拣中心、15个物流区域配送中心,规划了6条物流配送路线,形成了完整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实现了乡镇农村服务站全覆盖,打通了物流进乡村“最后一公里”。
2016年初,仁寿电子商务加速发展,成立了县物流协会,并整合京东集团、赶场小站、三通一达、邮政以及仁寿本土物流企业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各个企业的成本,优化物流企业的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培训人才
助力电商发展
“政府提供了学习和发展平台,我很庆幸自己把握住了机会。”6月22日,正在西南网贸港内和工人一起忙着为网络订单产品分装打包的代翠英笑说。
因想陪孩子高考,常年在外地务工的代翠英萌生回乡创业想法。在报名参加县赶场小站商学院第五期培训后,她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电商技能,以2万元起步当起网店老板,主要销售本地的腊肉、腊肠、烟熏鹌鹑等土特产品。如今,其网店的销量特别好,去年销售额更突破了800万元。
发展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人才。2014年起,仁寿先后与四川省商职院、西南财经大学、阿里巴巴华西电商学院和京东西南区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成立了“赶场小站”商学院,实施“全民触网”“全企入网”工程,探索总结出了“3+3”教学模式和“六学六进”操作模式。
目前,共培训电商从业人员28000人,11600多人成功开店。现有活跃店家5000多家,皇冠店200家、5钻店500家、4钻-1钻店3500多家。孵化返乡创业人员、自主创业人员1000多人,帮助孵化“福仁缘”“幸福仁寿”“田夫农业”等本地电商企业28户,带动就业超2万人。
孵化品牌
产业提档升级
“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助力乡村发展,利用电商销路可提高产品销量,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悉,联合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仁寿县将本土特色产品进行标准化处理,统一包装、标识和运营。然后,通过举办线下+线上的营销活动拓展产品销售,打造仁寿品牌。
2015年,和京东合作举办“网上枇杷节”开启了四川首例农产品集体打包直供电商平台模式。今年,仁寿枇杷首次飞到北京京东总部举办现场促销活动,在短短两小时内5000多公斤枇杷被抢购一空。同时,“文宫枇杷采摘节”同步举行,带动旅游人次20万人次,旅游收入1200万,枇杷销量突破1000万斤,总销售额突破6500万元。
2017年,在成都举办“曹家梨推荐会”,吸引50万人次游客到曹家,带动销售收入1.2亿元,通过电商渠道销售40万余斤梨,销售额达160万元,助农增收达60万元,带动整个曹家梨产业增收1000万元,并带动曹家梨膏加工业发展。
2018年,“仁寿首届网商清见节”活动实现销售600万余斤,总销售额960万余元。
目前,仁寿已先后举办网上枇杷节、脆桃节、不知火节、血橙节等,成功培育仁寿枇杷、枇杷饮料、清见、不知火、血橙、张记芝麻糕等20余个自主农产品品牌。通过举办多种产品的网上营销活动,让全国消费者感受到了“仁寿产”的魅力,也让仁寿及其特产蜚声海内外。
此外,该县积极推动电商经济助农增收。通过电商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人次,720户贫困户与县知名企业、电商平台结成帮扶小组。目前,“电商脱贫”帮扶720余户贫困户,为贫困户增收总金额约21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孟飞)近日,仁寿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召开座谈会,围绕“农村残疾人住房保障”“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方法和途径...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