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门前是黑龙滩如镜的湖水。每年,湖水会涨落两次,像云般带走了季节,又如镜般照出了难忘的岁月。
青瓦、土墙、茅草屋,是那个年代的写照。一群孩童,相互追逐,把敞放的猪当马骑,把河坝当运动场,在湖湾处用箢篼、撮箕到田的缺口接顺水而下的小鱼、小虾、螃蟹。饥饿的老鹰在天空盘旋,瞄准目标,一个俯冲,抓起一只“花鸡婆”(花毛母鸡)冲上了高空。“老鹰来啰!老鹰来啰!”听到呐喊,一群在外觅食的鸡迅速地跑到灌木或山崖下躲着,侧着脸警惕地向天空窥探……伫立的大屋基,种着成片西瓜的土地,还有那条曾经唯一通往仁寿县城的公路,记忆里的一切,都静静地躺在了湖水之下。
黑龙滩人工湖刚蓄满水那会儿,湖里的鱼没见过“世面”,湖面一有响动,就乱窜乱跳,只要摇着船在湖面上转一圈就会有鱼跳到船上,捡几条现成的鱼回家是常事。春季鱼产籽的季节,到湖边上去转一圈,保准有大条的鱼跳到岸上,“等”你捡它回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黑龙滩水位达到“484”时,湖边的村民就会摇着小船到湖心,用“粘粘儿”网粘点鱼补贴家用,没船的人家,在车轮胎中放一木盆,坐上去用槌衣板划水到湖心下网,再或者,嫌麻烦的干脆直接站上去,脚上用力,一颠一颠地借助水的推力划向湖心……在那个年代,倒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这些故事已被岁月淹没,再也无法找回了。
清晨,站在五里桥码头,左边远处的龙崖观在水雾笼罩下,掩隐在翠柏之中,当第一束阳光照在湖面上,龙崖观金碧辉煌。紧挨着的是黑龙滩有名的景点“龙岩”,它有两大景点,一是“泼水现竹”,据说此碑文是宋朝文同所书,仁寿(古称陵州)县志记载,“文同北宋熙宁四年知陵州后,在龙岩写怪石墨竹,两壁摩岩隐隐有光,怪石墨竹既无墨迹,又无雕镂痕;用水涤石,画面犹新。”
另一个景点是龙岩壁上的黑龙,据说,很久以前有条黑龙老是在晚上出来吃庄稼,把农民一年的口粮全部都吃掉,饿死了很多人,大家就一起祈祷上苍,最后终于感动上苍。有天晚上黑龙又出来吃庄稼,突然间电闪雷鸣,黑龙吓得逃回龙岩石壁中,但雷公不放过它,一个响雷将黑龙斩断,从此,在龙岩石壁黑龙斩断处不断地流出红色的血水,就再未见到黑龙出没在庄稼地里了。黑龙滩人工湖修建时取名为黑龙滩,大约也根据此传说来的吧。码头对面的亭台长廊倒影在水中,和右边湖对面的五星级长岛休闲度假酒店遥相呼应,景色之美、生态环境之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垂钓、观光。有垂钓者壁上提诗一首:五里桥头万木春,垂钓鱼漂定时分。待到篝火满天星,鱼香四溢方觉醒。
我的老家湖对面龙崖观晨钟暮鼓,门前湖水经年不息,屋前的地里,父亲全部种上了桂花树,四季花香四溢,母亲则在桂花树之间的空隙里种上了鲜嫩时令的生态蔬菜,莴笋、茄子、辣椒、四季豆……每次回家,母亲总是穿梭其间,锄草、捉虫,为我们挑选最好的蔬菜带走……
我的老家,就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一首难忘的诗,一段不了的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郭成钧记者郭侨)今年以来,仁寿县宝飞镇在扎实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中期长期近期工作相结...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