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仁寿县始建镇柳树村人,2014年开始建设油桃基地,现已拥有1000亩油桃园,已成立仁寿联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目前,该合作社打造的油桃基地产值已达千万以上,“基地设有采摘体验区,好多游客来我这儿吃了油桃后,都会赞不绝口。”说起自己的创业成果,蔡军乐得合不拢嘴。
返乡创业种油桃
“环境造就人。”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蔡军表示,柳树村是一个土地肥沃、绿水青山环绕的富饶之地,自从家乡把道路硬化好后,他就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先是从云南引进红苕栽种技术,召集周边农户一起种植,自己负责统一收购和外销,但第一年就遇到了难题,“我虽然提供了好技术,但村民并没有按要求种植,所以红苕质量不行,销量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解决问题,他开始四处奔波,一次偶然机会,发现朋友家零散栽种的油桃甘甜美味,“当时,我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村里的土地肥沃,很适合种植油桃。”
于是,经朋友介绍,蔡军认识了一些油桃种植熟手,从产、供、销三大环节入手,一一咨询学习,并于2014年开始正式筹备油桃基地的建设。
万事开头难,基地建设初期,蔡军在土地流转上便遇到了难题。“很多村民对种植油桃的收益存在疑虑。”为了获得大家的支持,蔡军组织大家到外地的油桃种植园参观、学习,回来后,向村民转述真实的丰收场景。渐渐地,有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同意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但愿意尝试的人并不多,基地建设之初只流转了不到400亩的土地。
“土地流转好后,我开始找人来参与建设和管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来。”蔡军只得找来朋友帮忙,当时,每人每天能挣80元,有时能挣到100元,比村民种地更挣钱。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开始加入到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中。看着油桃基地一天天建成、壮大,村民们不仅可以得到劳动报酬,还可以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年底分红,蔡军觉得很满意。
打造家乡好品牌
“我们的油桃完全不愁销售,价格也保持在6元/斤至8元/斤。”蔡军表示,为了种植出高品质的油桃,他在管理中投入了很多精力,“施肥上,我们选用的都是有机肥。栽种油桃树最重要的是不断地修剪枝丫,保证不会有多余的枝丫抢走养分,这样结出来的果子才会又大又甜。”
对蔡军来说,现在,他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每年可观的收成,而是要打造一个属于家乡自己的品牌,并将其推向更多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能在吃到可口的水果时想起自己的家乡。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就是要把油桃质量放在第一位。”为此,蔡军不惜成本,坚持使用有机肥,一有空就外出考察、学习,实时掌握市场动态,“我现在已经养成了早上一睁眼就往地里跑的习惯,要查看完桃树的情况才能安下心。”
随后,蔡军拿出今年研发的新品种——黄桃。“一眼看上去,它还是油桃本身的形状,只是鲜黄的外皮颜色十分抢眼,皮质也比一般的油桃更细滑,尝一口,汁水溢满唇齿间,能体味到更加细腻的口感。”蔡军表示,目前,市场价格已经卖到了8元/斤,“来到基地采摘油桃的游客也格外偏爱这一新品种,除了它新奇的外观吸引人以外,口感也是上上之选。”
“我只是个农民,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没有邻里乡亲的支持,这1000亩的基地不可能建成,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好。”蔡军表示,会努力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抓住时代的机遇,在家乡创业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坚持打造优质油桃品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昊)昨(27)日晚上7点,全市防汛减灾会商调度视频会议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顾贵鹏,副县长陈双成以及县防汛抗旱指...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