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杜沁莲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6月底7月初就进入青花椒的采摘期了,大家在采摘的同时还要进行枝干的修剪,以重度主枝回缩修剪为主,在强壮结果枝上2厘米—10厘米处短截修剪,同时剪除病虫枝、干枯枝、重叠枝、交叉枝、密生枝、细弱枝,适当保留2—3枝辅助枝,促进新枝生长……”近日,仁寿县方家镇东岳村农民夜校流动课堂在青花椒地里正式开讲。
此次听课的是该村的花椒种植户和贫困户,授课的是该村花椒技术员叶沆波。在青花椒地里,叶沆波结合自身种植经验,一边解说青花椒管理技术的相关事项,一边进行相关的演示。
“课程是根据当时的作物设置的。最近我们要忙的就是青花椒的采摘和修枝。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参加了一次青花椒的管理培训课。”村民辜良兵说,最受村民喜欢的还是流动课堂,“课里提到的每一个管理细节,叶沆波都会给我们做示范,这比看书、听讲解来得快,也更容易懂。”
流动课堂结束以后,叶沆波把该村的贫困户留了下来,根据贫困户的需求,单独给他们讲解管理知识。
“今年产量少,估计每亩采摘100斤以内,明年开始进入丰产期后,每亩可摘1000斤左右,按这几年的市场价一斤不低于七元来算,收益很可观。”贫困户陈少辉说,种植青花椒期间,不时会有从县、镇、村上来的专家为他们讲解青花椒的种植和管理技巧,“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都成了半个专家了。我会继续管理好青花椒,等技术再成熟,经验再丰富一点,我还想扩大种植规模,帮助家庭增收。”
现场教学、流动课堂、个别教学的授课形式只是仁寿县农民夜校的一个缩影。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仁寿县依托596个村(社区)开办的农民夜校,向村民们宣传实用技术、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科普常识、乡风文明等知识内容,帮助村民们和贫困群众拓宽致富增收的渠道,树立增收信心。
为增强夜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县还在课程设置上立足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实行量体裁衣、订单培训。在夜校开课前,各夜校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院坝会、个别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们的需求,根据多数村民的意见量身订制培训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村民缺什么学什么,村民需要什么教什么。在培训形式上采取分类施教,推行"固定课堂+流动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运用院坝教学、实地操作、互动教学等方式,开展送教到组入户,把农民夜校办到农户院坝、田间地头,让农民夜校接地气、见实效。不仅如此,村民想学什么也可以“点菜”,夜校负责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农村致富能手、学校教师来现场授课。
新闻推荐
6月29日,仁寿县鸭池乡举行“不忘初心,与党同行”庆祝建党97周年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庆祝活动上,进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全体...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