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廖春梅 记者 郭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日,仁寿县景贤乡党委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通过发掘培育本土人才,破解乡村振兴人才难题。
解决“人才”问题。下派干部引领振兴航向。该乡党委选派7名干部担任7个村的专职振兴书记,强化乡干部同农村、农业的联系,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充分利用政策导向,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积极联系发现优秀人才,促进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培养本土人才扎根农村。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关键在发挥好本土能人的作用。经摸排考察,15名景贤乡本地优秀人才、技术能人、致富带头人回村担任兼职振兴书记或主任,兼职振兴书记、主任将利用自身创业经验、技能特长、资金优势带动本村形成特色产业、引进先进技术,一带多,培育更多技术能人。
解决“平台”问题。乡党委将乡村振兴纳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景贤乡《乡村振兴书记管理办法》,规范管理,重点突出考核奖励机制,鼓励振兴书记干事创业。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针对下派干部缺乏产业发展、把握经济趋势等问题和兼职振兴书记或主任缺乏政策理论知识、法纪法规意识等问题开展专题培训,补齐人才能力短板。党委高度重视振兴书记意见建议,召开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振兴书记提出振兴策略16条,形成乡村振兴调研报告7篇。乡党委将部分建议纳入重点工作挂图实施,鼓励振兴书记尽其智、尽其才、尽其力。
解决“身份”问题。兼职振兴书记来自社会各个领域,乡村干部充分配合他们履行工作责任的同时,乡党委大力宣传,村两委颁发聘书,明确身份,带“证”上岗,让振兴书记既有荣誉感,又有责任感、使命感;既有组织认可,又得群众信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潘建勇记者梁昊)日前,仁寿县“陵州岩荆”根艺合作开发签约仪式在景贤乡举行。签约仪式上,仁寿通宝工艺美术...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