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卖得火。
发货忙。
□蒋旭东 陈禄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现在每天都忙着按客户的要求采摘梨子、打包、装箱,合作社统一发货。”8月5日,仁寿县曹家镇梨园村村民万述良乐呵呵地说道。“今年我们的梨卖得好,‘六月雪\’的价格比普通梨贵一倍。”
曹家镇党委书记黄勇介绍,在仁寿美家好、眉山宏远超市和北京超市上架后,曹家梨的品质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反响十分良好。同时,百果园、中粮集团、战旗村商贸等公司对“六月雪”非常感兴趣,但由于产量不足,导致今年无法供货。在线上,“六月雪”供货到成都老伙记集团,以70元5斤一箱的价格卖到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和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广受消费者青睐。
据了解,今年1-6月,仁寿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98亿元,其中农产品上行交易额共计达到2.56亿元,同比增长13.2%。
利用网络卖水果
虽然果子还在树上,但该县宝飞镇果园村3组村民王自祥却丝毫不愁销路。“我们村的血橙在网上卖得很好,每年都有不少回头客,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就陆续接到了订单。”
张建勇和贺建成是果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诸多原因,血橙每年都滞销。“今年不愁了,果子还没成熟,就被王宁全部预定。”张建勇高兴地说。
王宁是该村有名的电商能手。大学毕业后,王宁在北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任职。为让同乡掌握更多的电商知识,帮助他们用网络扩大血橙的销售渠道,2016年,王宁辞职回乡创业,在果园村成立了小小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用学到的电子商务知识探索了一套以基地种植,产地包装,互联网营销,冷链物流为核心的现代化销售体系,带领果园村村民走上了电商致富之路。
“果园村的血橙主要是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下销售主要是针对过来搞批发的水果经销,不论大小,统一定价。而线上销售,因为要统一包装、规格,品质更高,在网上的卖价也会比批发价高出4至5倍。”王宁说,他现在主要是帮村民提供统一的包装、宣传资料、冷链物流,然后带动他们自己在网上销售,“这样下来,会比一起批发时的收益多许多。”
如今在仁寿,像王宁一样返乡发展电商、创业的有1200多名。
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
“张姐,麻烦你再帮我在网上充100元话费吧。”“张姐,给我们代买一下火车票。”暑假期间,该县大化镇水利村 “赶场小站”的负责人张燕平比平时忙多了,收货、发货、收订单、帮村民充费,通知村民取货……
2015年,仁寿县和电商巨头京东联手,打通了“一买一卖”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双向通道。京东采取了“三箭齐发”的策略:建立县级服务中心、“京东帮”服务店以及招募乡村推广员。同时还协助仁寿开通了线上“中国特产—仁寿馆”,签约仁寿文宫枇杷产业基地为京东直供基地,并与当地电商服务平台 “赶场小站”、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福仁缘等合作,实现了城市消费者通过手机、电脑等随时上网下单,果林田间完成包装发货,再通过京东物流配送36小时送达购买者手中的新路径。
今年,仁寿县联合京东及电商公司北京农鲜达举办了首届线上“中国—仁寿京东枇杷节”,21万亩枇杷通过京东电商平台与物流网络销往全国,带动全县枇杷销量超6.2万吨,销售额达6.82亿元,同比增长76%。
目前,“赶场小站”携手京东相继举办枇杷节、脆桃节、青见节、不知火节、血橙节、桃花节等生鲜水果、旅游节,实现仁寿县农副产品的全网销售,有力提升仁寿水果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仁寿电商已基本形成县政府牵头,京东大力支持,地方企业福仁缘、赶场小站全力配合,以电商为主线,政府+平台+企业+种植园+农民的县域电商“仁寿模式”,有力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农业及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电商打造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该县已成功培育仁寿枇杷、枇杷饮料、清见、不知火、血橙、张记芝麻糕、张二心牛肉干、贵妃笑、农二哥食品等20余个自主农产品品牌。通过举办多种产品的网上营销活动,让更多、更远的消费者感知到了“仁寿产”的魅力,也让仁寿及其农特产蜚声海内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殷勇)昨(7)日,市委书记慕新海专程前往仁寿县看望慰问在仁寿“8·6”案件中因公殉职的王涛、廖弦两位民警的家属,并...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