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南宋末年,宋室有意南迁,朝廷从江西大批移民到湖广一带,同时有计划地委派一批官员到湖广一带进行开发,以传播文化,培养人才。于是,宋朝宝祐年间(1253—1258年

来源:玉林日报 2018-12-13 06:49   https://www.yybnet.net/

龙神湾墓园一角。

庞靖江墓文物保护碑。

“世代诗礼仕宦”家庭培育了他

庞靖江讳济甫、字绍吉、号靖江,原籍江西吉水县瓦子岗白竹社(今江西省吉水县双村镇洲上村)。庞靖江生于“世代诗礼仕宦”家庭。据宋德祐丞相文天祥写的《吉水仁寿庞氏族谱序》记载:吉水双村世居的庞氏是汉朝大师(与太师同,古代三公之一)、官至太尉的庞参后裔。传数世,自鹿门迁徙江西袁州分宜县柳溪巷,又数传,自袁州迁吉水,校尉庞云轩是迁吉水的始祖,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庞靖江祖父庞叔俊由乡贡授广州儒学教授,以读书稽古为事。庞靖江父亲庞孟高,宋嘉定癸酉岁(1213年)科举人,甲戌(1214年)进士,授福建延平府通判,见世乱隐居不仕,教子读书,有《治家条例》及《序记》遗世。

庞孟高一生奉行儒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重家教,并形成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庞靖江天资聪颖,机警朗悟,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能继承家门的学业。他自幼受到父亲的良好教导,经常以经书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惟日孜孜,无敢逸豫”的经训勉励自己,日复一日挑灯勤读。同时,父亲又给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就能够在父亲创办并执教的义塾里读书。

由于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又得父兄荫庇,庞靖江很快就学完了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诗文出众,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县学,不久又以学行兼优者充贡,成为国子监生员,进国学明经科攻读经学,饱读儒家经典,又读“程朱理学”,成绩优异,取得了明经博士的官衔,成为候选的官员。

南宋末期,宋室有意南迁,朝廷从江西大批移民到湖广一带,并察识和选用人才,有计划地委派一批官员到湖广开发,加强治理,传播文化,培养人才。庞靖江凭着明经博士的官衔,于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被宋皇朝特别授予鬱林州学正之职(教育长官),顺利跻身政坛。

大刀阔斧振兴鬱林州教育

古代的鬱林地处边陲僻壤,文化教育较中原落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鬱林州治迁至南流县,同年,建鬱林州学,址至城南半里的至圣庙(称学宫),乡村基础教育薄弱,州学生员奇缺且素质较差。庞靖江到任后大刀阔斧,制定了鬱林州教育发展规划,在至圣庙增办州学,建立县学,促进了州县两级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任期内,庞靖江着手振兴州学教育。当时县学、州学处于草创初期,制度和机制很不成熟。他主持制订了《鬱林州学教条》,使州学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学规,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之路。从此,州学的学舍建设、经费收支、管理体制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从发展规模以及办学成效讲,鬱林州学名副其实地成为地方的一流学府。

在州学里,庞靖江常常以《礼记》中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育学子,鼓励生员培养高尚的道德,努力攻读诗书。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注解儒家经书《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学问,实现教育功能外,他还根据宋代经学发展成为理学和以经义、论策取士,理学占统治地位这个发展特点,又增加了理学学术研究的课程。当时,在他的影响下,鬱林州士子闻风而动,来向他求教的人很多,理学思潮盛况空前,对鬱林州的学术教育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开科取士,他又指示学府开设经义课程,教授科举考试所用文体,教育生员学会以经书中文句为题,作文阐明其义理。

为了加强基础教育,增加生员来源和质量,庞靖江还在各级官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乡村私学,大兴文化教育事业。从而使鬱林州私塾相继而立,乡村义学兴起,以斋、轩、蒙馆、书室(馆)、读书楼、书房等命名的私学遍及城乡,形成了私学、县学、州学的“三学”教育体制。当时的私塾教材及学习年限没有固定,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庞靖江规定私学(小学)教育课本,统一以朱熹、刘子澄编写的内篇《主教》《明伦》《敬身》和《稽古》,外篇《嘉言》和《善行》为教材,师择“通晓经书,行谊谨厚”者充任。还制定学生通过考试,以积分高下逐级安排办法,充实了县州两级学府的生员,开创了玉林兴学之先河,为玉林教育事业在宋后日渐昌明,至清日益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庞靖江发展州学、县学和乡村私学,注重教育质量,又邀请了儒学功底深厚,既有培养生员读书传统,又有培养生员成材能力的学官,故后来鬱林州功名辈出,多起于此。《鬱林州志》载:“鬱林科目唐以前未有闻,至宋始稍见,历元朝迨我朝乃日益繁荣”。可见鬱林州教育兴于宋而盛明清,这和庞靖江入玉时间相一致,因而庞靖江是中原文化南播者之一,对玉林文化的开拓和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了玉林20多万庞姓后代的始祖

庞靖江官衔博士,官至国子监所属学官,掌教育所属生员,门生如云,培养的高级人才车载斗量。他十分注意以清议见长的读书人,常与门下的书生深谈,弘揽在野名士。任期将满,因有当时玉林名流苏、李二氏极力挽留而继任。他清廉自律。供职之后,他住在官署里,俸银不高,据《鬱林州志》记载:“学正俸银四十两”,生活时常入不敷出,但他饱读经书,深知圣人教诲,知道礼义廉耻,但凡他人之礼,一律拒收。其洁身自好,终其一生,殊为难得。由于日夜操劳,废寝忘食,积劳成疾,在任上病逝于官署里,葬于鬱林州城南五里外龙神湾山。2004年5月28日,玉林市文化局以(玉市文〔2004〕24号)文件,确认庞靖江墓所为宋古墓葬,定为市文物点。

庞靖江去世后,他的儿子彦初、彦忠、彦信和祖妣钟氏因守墓祭扫卜居于鬱林州城南外南桥竹美村。其后裔在760多年间螽斯振振,瓜瓞绵绵,至今30多代,人丁播发20多万,主要居住在玉林及玉林周边的贵港、桂平、灵山、浦北等市、县280多个村庄。

在今天庞靖江的墓地附近,还有一座梁姓人家的墓地,据说这个墓地下安眠的是梁对峰,庞靖江的表弟。原来,当时在庞靖江的努力下,鬱林州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生源不断增加,导致学官不足,庞靖江想到了江西吉水县白沙里的表弟梁对峰,于是便邀请他来到鬱林州出任“教谕”,从此梁对峰也在玉林定居下来。梁对峰去世以后,埋葬在龙神湾的东北角。两“老表”客居他乡,又在异地同葬一地,演绎了非常感人的故事。

古人认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是立德、立功、立言,称之为“三不朽”。庞靖江在学问和功业上均有不凡成就,他用自己一生的行为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

新闻推荐

让青春闪亮 让梦想飞翔 仁寿县教研室主任、仁寿第二中学代校长徐忠贵谈体育运动

闪亮青春,放飞梦想!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初冬时节,仁寿第二中学第66届冬季田径运动会隆重举行。面对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南宋末年,宋室有意南迁,朝廷从江西大批移民到湖广一带,同时有计划地委派一批官员到湖广一带进行开发,以传播文化,培养人才。于是,宋朝宝祐年间(1253—1258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