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仁寿 > 正文

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一缕茶香越千年

来源:黄山日报 2019-12-04 03:05   https://www.yybnet.net/

“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是以徽茶历史文物资料为主体的茶史博物馆,也是老谢家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展示馆。这件青石浮雕作品展现的是宋建炎二年(1128年),老谢家茶第21代传人谢玘带领家人在富溪,也就是黄山毛峰发源地开山种茶、采茶、做茶、运茶、卖茶的全过程。这口石雕大缸上雕刻梅花图案,寓意我们1000多年的执著坚守……”随着讲解,记者徜徉于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感受徽茶千年变迁。

该馆位于徽州区迎宾大道一侧,占地2公顷,徽派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837平方米,于2012年4月经省文物局批复成立,建有2200平方米藏品展示厅、2400平方米仓储库房及180平方米实验室、修复室。馆藏文物2200余件(套),其中国家3级文物21件。展厅分5部分:第一部分为千载话茶香,展品包括徽州厅堂、茶器具、历史遗址图、文献资料、徽茶史略等;第二部分为尘寰有神品,展品是老谢家茶茶机具,徽茶主要产品分类、特点及荣誉;第三部分为行止寄胸怀,展品囊括老谢家茶茶道图文、传统茶叶检验、品茗器具、电子影像等;第四部分为茗器盛薪海,集中展示历史品茗器具;第五部分为追忆似水流年,通过文献资料及现代电子影像设备介绍徽茶文化。

过回廊,跨门槛,记者进入博物馆主展区。右边有一尊老谢家茶一世祖谢彦俊的雕像,他在隋朝仁寿元年(601年)携家人从浙江绍兴迁居古歙州的歙西中鹄乡谢村,开山种茶制茶,以谢氏为茶号售茶,“老谢家茶”由此诞生。大门两边贴有对联“煮茶论道请勿嫌我老迈,闻香沁脾君可聊发童心”,中堂有一面“福”墙,精选隋朝以来历代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12把祖传茶壶(在徽州方言中,“壶”与“福”同音)。沙盘上,有几处较高的标注点是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的高山茶园,山脚下是通往富溪乡的公路和富溪河。

为展示黄山毛峰制作技艺,该馆精心收集藏品。五桶锅和青石揉盘是谢玘始创“炒茶”“揉茶”“焙茶”绿茶制作技艺传下的茶具,该技艺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滚筒杀青机、理条机、揉捻机、烘干机改写千百年来黄山茶农白天采茶晚上做茶的艰辛历史。既要传承,又须与时俱进,该馆的影视片、图画等展现了老谢家茶勇于创新的历程,如首创黄山毛峰清洁连续化加工新工艺,自主研发黄山毛峰智能产业化加工生产线,开发“电磁感应加热”智能化生产线等。

该馆中堂挂对联“勤是人间创业方,俭为天下治家宝”,这是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即兴留下的墨宝,也是徽茶历久弥香的根本所在。

·黎小强·

新闻推荐

构建“五高五铁、五纵五横”综合交通格局 仁寿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

成宜高速姚家沟特大桥施工现场。特约通讯员潘建勇摄□本报记者郭侨11月26日,汽车经过仁寿城区公路转向天府仁寿大道,一路奔...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一缕茶香越千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