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仁寿 > 正文

王紫彬:科技兴农引领者 乡村振兴带头人

来源:眉山日报 2020-10-30 06:59   https://www.yybnet.net/

王紫彬(左)正在查看蔬菜长势。

“40斤水配一两肥料,然后用无人机进行洒施。”10月27日,在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内,种粮大户王紫彬在粮食基地的一块菜地前,与种植户交流智能冲施水溶肥的使用方法。据他介绍,含有各种农作物所需微量元素的肥料不仅有中药材成分,还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量土配方,能从根系上保证农作物对营养的汲取。

据悉,王紫彬今年49岁,有多年经商经验的他于2018年投身农业种植,短短两年时间,成为当地田间地头的“科技战士”,用科技武装农业,实现环保、高效、高质量发展。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看好农业前景 荒地变田园

“这些年,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好,我就想,如果有一方小小天地来发展农业,打造成望山见水看得见乡愁的田园,那该有多好呀!”一直以来,王紫彬都十分看好农业前景,经多方考察后,2018年,他果断入行,准备以种植粮食为主,辅以蔬菜采摘,发展生态农业。

王紫彬最初流转的1000亩土地多是当地村民闲置的撂荒地,从测量到开垦,他走遍了每一块地。人手不足时,自己扛着锄头去平整土地,吃住都在还未成形的基地里,条件十分艰苦。炎热的夏季,常常忙到汗流浃背,几个小时来不及喝一口水。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会到处找人请教,直到明白为止。

经过一番辛勤耕耘,粮食基地初具雏形。如今,走进基地,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蜿蜒向前,一块块规范的农田布局合理,空地里扎着造型各异的稻草人,处处透露着勃勃生机,基地还带动了周边120多名群众务工增收。

“我以前外出打工,东一天西一天,收入也不稳定。”70岁的珠嘉镇花园社区居民吴庭彰说,自从在基地里务工后,主要负责田间管理,每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离家近,还能陪伴家人。

加大科技投入 环保又高效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再到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如今,我们在农业的领域里,将科技用在了‘刀刃’上。”在基地,王紫彬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田间地头的“新玩意儿”。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助于增加产量,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12台农用植保无人机每天可以统防统治作业1000亩,效率是人工的50倍;

物联网中心可以全天候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为粮食生产科学管理提供保障;

“小株距分带同步精准播种”“分带变量喷雾”等技术适用于间作的农机;

诱捕器诱杀害虫不接触植物和农产品,没有农药残留之忧;

检测中心能进一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度;

……

“每年,科技投入都要占总投入的20%左右,以后肯定还会提高占比。”王紫彬介绍道,基地正在规划建设500亩的雾灌系统和1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用更丰富的科技手段,助力农业发展。

不仅自己探索科技的奥妙,王紫彬还致力于培养新农人。截至目前,已经开班培训了54名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希望为家乡的农业建设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如今,王紫彬正以基地为牵引,联合村民成立了五谷园专业合作社,通过自己科学化的种植技术、规模化的种植经验,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奔驰。

新闻推荐

文旅融合扮靓农业

小朋友在仁寿示范园区稻草景观园玩耍。仁寿示范园区生态农业文化休闲景观。近年来,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立...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王紫彬:科技兴农引领者 乡村振兴带头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