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隆安讯 (记者/曾永联 通讯员/赵祖明李立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隆安县32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全县1.7万多个农户家中开展“下百村察民生、走千屯访民情、入万户解民忧”活动,让群众从心眼里佩服。2月9日上午,贫困户黄立明感慨地对记者说:“这样的好干部,来十个八个我都不嫌多!”
去年春以来,隆安县各级干部走遍全县118个村、1450个屯,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4.16万件,征求到意见、建议3.9万条,从中梳理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1700多个,已当场解决1600多个,转交并责成有关部门限期解决的460多个。全县上下形成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
如何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于实践中?隆安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活动的内容为“三三制”,即保证全县有1/3以上的干部工作在农村,定期轮换;保证机关干部每年有1/3以上的时间下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保证县级领导干部每年抓1/3以上的典型村,促使后进村实现转化或引导先进村实现升级。
为确保下基层的包村干部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解民情,真心实意办实事不走过场,隆安县在管理上实行“两带一脱一挂”措施,即带工作关系、带组织关系,同原单位工作脱钩,直接到乡、村挂职;在工作作风上实行“日日结、月月清”,即每个下基层的工作队员手中都有一张《工作计划安排表》,详细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安排,日后每天填写工作日志;乡镇、科局单位和部门每月都统计工作进度、效果,有效地杜绝了“虚假风”、“浮夸风”。
县委书记李振林带头带着感情进村入户,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到布泉乡龙礼村龙途屯查看旱情,与当地群众一起千方百计解决人畜饮水难题,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县长陈竑来到乔建镇儒浩村,与当地群众唠家常,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在县领导的带动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带着信息、资金、技术和学习课题进村入户,或与村干部、农户进行座谈,或下到田间地头访贫问苦,对群众反映较集中的增收难、行路难、调整结构难、缺乏科学种养新技术等问题逐条帮助解决。
南圩镇组织3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村屯,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组织群众修挖灌溉沟渠5750余米,修缮及储备农机器械1500多台。团县委深入开展帮扶就业创业、志愿者服务、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6个,落实各类外援救助资金130万余元,救助失辍学儿童1360多名,资助贫困大学生230名。县供电公司主动深入农村,帮助解决安装抗旱保收电力抽水电压不足的问题,有力推动抗旱保生产工作。县妇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开展关爱女性健康、关爱贫困病患儿、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单亲贫困母亲活动,着力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目前已为4万多名妇女进行健康普查,为870多名城乡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新闻推荐
本报隆安讯4月25日,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的水田里机声隆隆,三台载满秧苗的插秧机穿梭而过,水田里顷刻间一片葱绿……“现在干农活可轻松了,就算穿着皮鞋也能种地!”正在操作插秧机作业的农机手凌维志乐...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