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28)日,全市小春作物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涪城区新皂镇梅家沟村举行。会上,农技专家就还田技术一增(增产)、三省(省工、省水、省肥)、一提升(提升土壤有机质)的优点作了说明,并对技术关键环节作了详细讲解。
在梅家沟村,村民唐代金正忙着将切碎的秸秆翻埋入土。“秸秆还田省去了每亩30元的耙耕费,每亩少用40公斤化肥,这样下来,每亩地能省100多元呢!”唐代金说,今年村里加入秸秆还田项目的村民越来越多,空气质量明显比以前好。“再也不用为秸秆无处堆放而发愁了。”
新皂镇仅是绵阳市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亮点之一。今年,市政府安排了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并将在涪城、游仙、三台、梓潼、江油、安县、盐亭等县市区20个乡镇53个村启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稻草、油菜、小麦秸秆收后就地覆盖还田,配套实施旱育抛秧、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示范、病虫害综合防治、田间实验及技术培训。同时,凡承担实施秸秆还田项目的农户,每亩可获得60元的秸秆腐熟剂、配方肥及良种等物资补助。(本报记者刘鑫)
秸秆还田技术究竟有哪些好处?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田永清告诉记者,通过秸秆还田综合配套技术的实施,秸秆腐熟剂在大春生产中得到集中应用,旱育抛秧、配方施肥等配套技术在大春农业生产中实施到位达到80%以上,加快了先进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步伐,不仅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利用后,通过微生物将秸秆转化成肥,可以减少化肥用量,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废弃、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有效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而油菜的秸秆还田流程稍微麻烦一点,农户可将收获之后的秸秆堆码于田边地角,按技术要求泼洒腐熟剂稀释液。待一个月左右时间,水稻长势茁壮了,就将已经腐烂的秸秆抛洒于水稻行间,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或者将其存储到下半年秋种时,用作小麦免耕播种的覆盖肥料。(本报记者刘鑫)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廖姝这是一群朝气蓬勃、敢闯敢拼的年轻商人。他们,大多是本地的草根创业者,在加快发展的大潮中搏击风浪、创新创业。这是一群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年轻老板。他们,让火热...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