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安县定典屯,家家户户门前都有3个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
农民参与积极性不够,垃圾转运处理难,活动经费不足……在“清洁乡村”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少村屯遇到不少难题。针对这些难题,隆安县通过村民评比奖励、垃圾分类、自筹资金等创新举措,破解“清洁乡村”工作困境,取得良好效果。
定期评比提高村民积极性
走进隆安县乔建镇鹭鸶村山泽屯,看不到巷道污水横流、垃圾飞舞的景象,也没有鸡飞狗跳,牲畜到处跑的现象。一条条硬化好的水泥路干干净净,污水经下水道统一排走。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垃圾桶,村口有垃圾池,垃圾都被统一处理掉。
然而,刚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时,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后来,村干部想出一个办法,每周开展卫生评比,成绩最好的3户村民获得“美丽家庭”荣誉称号,获胜的家庭还将得到食用油、洗衣粉等奖品。
实行评比制度后,山泽屯村民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山泽屯趁热打铁,实行每周一、周五全屯大扫除活动,重点清除房前屋后、主干道、巷道的垃圾杂物;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制度,每户村民负责打扫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山泽屯逐渐形成了“清洁乡村”的一套制度,村容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垃圾分类破解清运难题
垃圾清运是很多村屯开展“清洁乡村”的一大难题。由于清运间隔时间太长,垃圾池散发恶臭,虫害孳生,对村容产生恶劣影响。为了破解垃圾清运难题,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定典屯采用垃圾分类的方法。
在定典屯村民卢进德家门前,放着3个外观不同的垃圾桶,分别放可回收垃圾、可焚烧垃圾和不可焚烧垃圾。可回收垃圾可以由村民或保洁员自行回收后卖掉;可焚烧垃圾则由村里统一回收后焚烧;不可回收垃圾,则统一堆放到垃圾池清运走。
除了以上3类垃圾,定典屯还根据村民家家户户有沼气池的特点,特别分出“可沤肥垃圾”,如菜叶、动物粪便、泔水等,村民把这类垃圾倒入自家沼气池里。一方面可以增加沼气池肥料来源,另一方面也从源头上解决了垃圾池容易散发恶臭问题。
树典型推动“清洁乡村”工作
“清洁乡村”工作应该从何抓起?针对这个问题,隆安县通过打造示范村屯,发挥各村屯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清洁乡村”工作的开展。
据了解,隆安县在辖区5条主干线上,选择那桐、屏山、城厢、都结等4个乡镇20个行政村(社区)30个自然屯作为示范点进行打造培育。在培育过程中,给予村屯很大的创新空间,很多村屯也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如今,这些典型取得良好效果,产生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其他村屯得到借鉴和推广,促进了其他村屯“清洁乡村”工作的开展。
新闻推荐
8月24日至9月1日,南宁成林骨科医院将开展“建院9周年”感恩回报优惠活动。作为区内领先的专业骨科机构,南宁成林骨科医院一直致力于解决各种疑难骨伤骨病,为患者打造健康体格,圆患者的健康骨骼梦。 ...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