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成龙实习生冯金凤
在广大农村地区,党员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等在村里有较高的信誉和威望,对普通群众有较大的号召力。在开展清洁乡村工作中,隆安县利用这一特点,开展“万名干部回乡行”活动,破解群众对清洁乡村活动不配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万名干部回乡引导群众参与
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农村遇到一个棘手的难题:农民对清洁乡村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不配合开展清洁活动,造成清洁乡村活动在部分农村地区推进难度大,农村面貌难以得到显著的改善。
如何提高农民在参与清洁乡村活动中的积极性?隆安县给出的答案是:在开展“清洁乡村·万名干部回乡行”主题实践活动中,让农村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干部,回到自己的家乡,号召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到清洁乡村活动中来。
今年7月份,隆安县发起“万名干部回乡行”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要求原籍为隆安县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尤其是县处级、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返乡入屯2天以上。以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宣讲、村庄环境整治、解决清洁乡村问题等形式,逐渐掀起全民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热潮。
“国家干部在普通群众中有较高威望,对普通群众也有很强的号召力。”隆安县县委书记吴朝辉介绍,对于农民来说,能走出农村,当上国家干部的同村人有能力、有威望,他们回到家乡说的话也更有分量。
干部带来新做法获广大支持
隆安县开展“万名干部回乡行”主题实践活动后,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返回自己原籍所在的乡村,号召群众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干部们利用自己的学识、能力,为农村清洁乡村工作带来了很多先进理念和做法,也获得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支持。
隆安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黄祥凌和其他隆安县的干部一样,积极参与“万名干部回乡行”活动。刚回到家乡那重村时,黄祥凌发现群众对清洁乡村活动知晓率、支持率都较低,对于村干部的动员,村民根本不理睬。
为了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黄祥凌从县城带来一支专业的文艺队,在村部举办了两场文艺晚会。第一场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歌曲和街舞表演,第二场是老年人喜欢的戏曲和粤剧。这两场晚会几乎聚集了全村的5600名村民。在晚会上,黄祥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动员家乡父老乡亲一齐投身清洁乡村活动。
这场晚会过后,那重村村民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积极性大大提高,村卫生费上缴率超过90%。有了村民们的积极参与,那重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农村发生新变化呈良好村貌
在“万名干部回乡行”活动开展过程中,隆安县广大干部广泛发动群众,在农村地区创新工作方法,使清洁乡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农村面貌得到初步改善,清洁乡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近日,记者在隆安县那重村、连安村、连造村等农村采访时发现,这些农村村道整洁干净,村里乱搭盖现象基本消除,村民自觉把垃圾堆放到垃圾池里……良好的村容村貌让人印象深刻。
在那重村小学门口,有小孩子吃完零食后随手把包装袋扔在地上,村民黄伟善主动上前把垃圾清理干净。记者询问黄伟善为什么要这样做时,黄伟善回答说:“副县长都能回村扫地,我为什么不能扫?”
据初步统计,“万名干部回乡行”活动开展以来,隆安县干部职工回乡参加清洁乡村活动3.6万人次,带动在县外工作、经商人员及当地群众参与大整治行动7.33万人次,捐资33.8万元,开展集中整治活动1751次,为民办实事、解难题3528件。
新闻推荐
走村屯拍摄脏乱差现象制作PPT课件播放给村民观看,破解宣传困局 村支书自揭家丑促清洁
本报讯(记者 梁成龙 实习生 冯金凤)在清洁乡村工作刚开展时,隆安县南圩镇联造村干部们遇到难题:村民对村干部的宣传不理不睬。面对村民的不配合,联造村村支书凌海津想到“自揭家丑”的方式,促...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