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秋香实习生李秋菊)“建设‘美丽南宁\’,我认为应该通过加强科普宣传,用科技改变生活。”“宣传方面还不够深入人心,需要创新宣传方式,加强互动……”“‘大行动\’开展以来,我们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需要实现长效管理,有奖有罚……”昨日,南宁市社科专家和群众代表等共聚一堂,创新形式,召开“美丽南宁 共建共享”研讨会,纷纷为建设“美丽南宁”建言献策。
“建设‘美丽南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知识体系做支撑。比如,我们要建设美丽家庭,电冰箱要用低能耗的,还要科学地使用才能实现节能环保,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基本的科普知识……”座谈会上,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俊强提出运用科技助推“美丽南宁”建设,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他认为,结合“美丽南宁美丽社区 共建共享”活动,在现阶段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科普活动,强化专业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宣传;可向市民推出科普宣传活动,用科技改变生活习惯,改变生活的环境。
来自南宁残疾人康复协会的代表提出南宁的空气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应对相关行业进行全面技术升级改造,另希望政府加大对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扶持力度,整治当前的污染现状。市教育协会的黄海建认为,建设“美丽南宁”,重点在乡镇、难点也在乡镇,必须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如隆安县通过号召在外工作者返乡捐款,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要成果长效,必须机制长效,需要建立适宜南宁的法律法规做保障,才能实现“美丽”的长久。
威宁公司、国资委等单位的相关代表也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更多垃圾回收站点以及完善相应法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等建议。来自社区的群众也纷纷出点子出创意,认为“大行动”成果明显,建议尽早建设长效机制,让美丽成果人人共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冼敏 蒋林林 通讯员郭开浪)12月18日,南宁市宣讲团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走进隆安县、邕宁区,营造好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烈氛围,以精神为动力,为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作出新的...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