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水质责无旁贷。周家志摄
邕江是南宁人的母亲河,也是南宁市民饮用水水源,它的“身体状况”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对邕江水质的综合治理力度相当大,包括开展了“绿满邕江”大型整治工程等。一直以来,为确保母亲河饮用水的安全无虞,全市各部门一直持续不断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环保部门更是对水质进行严密的监测。
水质监测严密而周全
在靠近石埠的邕江边上,有一座2层的小楼,这就是2001年建成的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珠江流域邕江南宁老口站,这个自动监测站至今已经运行了将近13年。南宁市环保局应急办主任黄海保告诉记者,这个自动监测站的主要作用,是监控上游来水是否达到首府饮用水源区的标准。在老口的下游,还有4个同样的取水点,也是南宁市饮用水源的监测取水点。
据黄主任介绍,像这样的自动监测站在南宁市共有6座,分别是位于邕江上游的老口监测站、位于邕江下游的三岸监测站、与崇左交界处的上中监测站、与百色交界处的雁江监控站、与武鸣河交界的白马监测站及与贵港交界处的南岸监测站。在这些自动监测站都配备了先进的水样自动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每天,我们要对水质的酸碱度、 PH值等进行监测。按照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标准,仪器上显示出达到“6”至“9”就是达标的,而我们现在看到仪器上显示是“7.15”,这就说明水质确实是相当不错的。”黄主任向记者介绍说,在这些监测项目中包括了“溶解氧”一项,它是水质监测的一个典型代表,由它可以反映出水是否被有机物所污染。黄主任强调,因为有了这些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由每月更新一次变成每个小时就能更新一次,而且数据还能同步传输到国家环保部及南宁市环保局的数据库,这就确保了环保部门对邕江水质的第一时间掌控,并为首府市民的饮用水安全和启动应急措施提供了周全的科学依据。
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员罗明告诉记者,邕江江面上的每个水源地保护点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大集群项目监测,每次监测项目一共有109项。为了保证南宁市饮用水安全,监测员每天还会对“绿城水务集团”旗下的陈村水厂、中尧水厂等的取水点水样进行监测。
四道防线凸显应急预案总体思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邕江水质监控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各水厂的工作人员会将情况立即上报,而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接到通知后也会立即赶到事发地点。例如,2010年陈村水厂附近的一次漏油事故,就因为水厂工作人员的及时上报而得到及时处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我们半个小时内就要赶到现场,实施紧急处置。”罗明对记者如是说道。
据了解,为了能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除了对邕江水流进行自动监测和严密掌控外,南宁市环保部门还预先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此,南宁市环保局谢健副局长进行了介绍。
所谓“应急预案”,实际上就是,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危害到全市用水安全的时候,环保部门应该怎样进行及时处置的一整套方案。谢健副局长表示,为了保证南宁市的饮用水安全及做好预案工作,南宁市环保局首先是加强预警巡查,并在南宁市水源的关键点上一共设置4道预警线——
第一道防线,就是六大水质自动监测站。这些自动监测站每一天都在连续工作,一旦水质发生异常,对于一些常见的指标,比如PH值、溶解氧等指标,环保部门都能够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异常。
第二道防线是环保部门在整个邕江流域设置的8个监测断面。尽管它们的监测频率没有自动监测站那么高,为每个月监测一次,但是它的监测项目达到了29个,比自动监测站多了22个,如更加敏感的有毒有害项目、重金属项目就被纳入到了每个月的常规监测里面,这对于确保首府饮用水安全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道防线是环保局在邕江江上的5个饮用水源地取水口100米的地方设置的饮用水监测断面。这个饮用水的监测断面也是每个月监测一次,但是监测的项目更多,达到了109项,这已经是完全覆盖了国家现在的地表水监测要求的全部项目。
第四道防线设在首府的水厂和自来水公司。对于在自来水管里设置的最后一道防线,环保部门会对从这取上来的来源水和出厂水进行频率更高的监测。
“通过这4道防线,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环保部门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问题。我们还与自来水厂和自来水公司有一个联动机制,能在这个水厂发现问题停止供水时,立刻考虑通过别的自来水厂将供水缺口补上去;如果是邕江全流域出现问题,首府的备用水源就要及时顶替上去。在保证南宁市民水安全的同时,环保部门还要及时、尽快地寻找到污染源头,对污染源头进行应急的处置——这就是首府整个水源应急预案的总体工作思路。” 谢健副局长对记者说道。
备用水源早有保证
南宁市的备用水源在哪里?一旦遇到了紧急情况,应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这些是记者在采访当中所遇到的,也是相当多的市民比较关注的问题。
谢健副局长告诉记者,这几年市委、市政府一直在不断地加快南宁市备用水源的建设进度,主要是在南宁市区周边的一些大型水库,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天雹水库、峙村水库、屯六水库等,这几个大型水库就可以发挥应急的作用。万一邕江出现了全流域的污染事故,那么首府就可以通过已经建好的管网,从这几个大型水库里调水,确保南宁市的日常用水需求。
谢副局长说,虽然这些大型的水库的水源,因作为备用水源,平时市民们用不上,但是也要对它们的水质进行例行的监测,以确保万无一失。南宁市环保局同样把备用水源的监测纳入到正常的监测范围,会定期到这几个备用水源进行水质的采样;它的相关监测项目,也是完全按照国家的规定项目来进行的。从首府目前的监测结果来看,应该说这几个作为备用水源的水库水质状况还是相当好的,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时候,它们完全可以提供良好的备用水质保障。
取水源周边采取全封闭保护
在采访中,本报记者发现,在隆安县雁江的监测站附近,有很多网箱养鱼的情况,而且岸上还有一些农户在种菜。据了解,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城镇人群聚集区的取水源附近,5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农业养殖、种植现象出现。那么,环保部门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来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呢?
谢健副局长告诉记者,雁江自动监测站是一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它还不属于隆安县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因此就没有严格限制在哪个地方不允许网箱养鱼和种菜。但他同时强调,在这个地方进行农业养殖、种植,其密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水质监测的准确性。
谢健副局长表示,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尤其是一级保护区是不允进行网箱养殖和蔬菜种植的。实际上在这方面,南宁市政府各个部门也下了很大的决心来进行综合整治:3年前,市委、市政府就通过一个全市性的统一行动,大家齐心协力把邕江上的网箱养鱼,特别是饮用水源周边附近的网箱养鱼全部清理了,这就是全体市民都家喻户晓的“绿满邕江”行动。在全面清理了网箱养鱼之后,对邕江饮用水源地周边的村民种植蔬菜情况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
最后,谢副局长特别说明,现在,南宁市环保部门正在对市区饮用水源的一级保护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例如,陈村的饮用水源地就已经完全拉上了铁丝网——这样一方面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告诉市民不要进去种菜,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一些人群意外地进去活动。目前,这项工作还在继续抓紧推进当中,不用多长时间,环保部门就能够尽快把全市5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全部封闭起来。本报记者李绿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子贤)为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做好扶贫村的帮扶工作,4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赖贵寿率领市国资委、市扶贫办、市水利局、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等分管领导深入隆安县都...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