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陆燕琼:为山里娃启蒙 她25年坚守大山深处 □本报记者 吴东萍 通讯员 吴华丹 黄 斌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4-03-20 04:07   https://www.yybnet.net/

陆燕琼在给孩子们上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冒着蒙蒙的细雨,抱着迷路的孩子……”月初的一天,春寒料峭,记者来到平果县西兰村镇西教学点,围墙上粉色的玫瑰和桃花开得正热闹,崭新的校舍里传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走近一看,一位和蔼的中年女老师正在讲台带领孩子们朗读课文,虽然教室里只有十来个孩子,然而,人数的多少并没有影响他们学习的热情,大家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节奏朗读。这名女教师就是2013年被平果县评为“最美乡村教师”的陆燕琼。25年来,她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极为偏僻的山村教学点里教书育人;25年来,她远离家庭远离儿女,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既是老师又是母亲

“这排新教室是去年刚建好的,我们终于告别了危房!”课间十分钟,陆燕琼同记者聊起天来。镇西教学点的校舍原来是砖瓦结构,建在镇西屯后面的半山腰上,由于年久失修,校舍已经变成了危房。几年前的一天,陆燕琼正在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突然听到横梁断裂的声音,她赶紧叫学生撤离教室。当天,陆燕琼就组织村民更换了那条横梁,不久,她向相关部门打报告,要求重新修建镇西小学校舍。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去年秋天,学生们终于搬进了安全明亮的教室。

“早些年镇西小学可热闹啦!”陆燕琼告诉记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镇西小学是一个设有6个年级的完整小学,3名教师六七十名学生,除了镇西屯的孩子外,附近林兰屯、红甫屯的学龄儿童也到这里就读。近年来,由于农户外迁,生源不断减少,学校规模也不断缩小。目前,镇西小学只开设了一、二两个年级,总共10名学生,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教学都由陆燕琼一个人来完成。课堂上,陆燕琼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课外,陆燕琼又成了孩子们的母亲。不能到池塘游泳,不能随意上山、爬树,每天她都要不厌其烦地念叨着。镇西屯地处偏远,人们吃药看病不容易,一碰上学生感冒发烧,陆燕琼把孩子背回家,还打电话叫外面的卫生员进来给孩子看病。

不会离开的镇西女儿

“这里条件这么艰苦,有没有想过要离开呢?”记者问。镇西小学四面环山,距离新安镇政府20多公里,尽管站在村口不远处就能望到平果县城的景象,可是通往外界的山路蜿蜒崎岖。去往镇西小学的路上,随行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西屯条件非常艰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通上电,现在这条水泥路是5年前镇西屯村民自筹自建的,在此之前,从镇西屯到外界只有一条村民用锄头钢钎挖凿出来的“天梯”。现在,那条人造“天梯”就隐匿在水泥路旁的草丛里,由于很少有人走,已覆上了一层青苔。

“想当然想过,也有过几次机会,可是最后还是留下来了!”面对记者颇为犀利的提问,陆燕琼坦诚地说。陆燕琼是土生土长的镇西人,1992年,已经做了3年代课老师的陆燕琼嫁到了50公里外的隆安县南圩镇,村民们以为这回她一定会辞职回家相夫教子了。在这个贫困偏远的山村,很多女孩子都会通过婚姻的方式离开家乡。那时候陆燕琼还是代课老师,一个月才有六七十块钱工资。虽然婆家也是普通农家,但条件毕竟要比镇西屯好得多,有田有地,交通便利,那里的农民收入都要比陆燕琼多很多。留下还是离开呢?留下来就意味着远离家庭、夫妻两地分居,离开就意味着告别可爱的孩子们、结束教学生涯。陆燕琼咬咬牙,还是留了下来,她的工资从最初的每个月52元涨到了60元、70元,再到后来的190元。2005年转正后,陆燕琼又有一次调到西兰村中心小学的机会,然而,她最终没有离开,直到现在。“这里条件那么艰苦,如果我走了,外面的老师还有谁愿意进来呢?再说我也放不下这里的学生。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为了家乡的孩子们,我会安心留下来,一直到退休。”陆燕琼说。

20多年远离家庭子女

“不常在家,小时候孩子都不跟我亲呢!”提起家庭和孩子,陆燕琼有些心酸和愧疚。陆燕琼有两个孩子,大女儿16岁,上初三,小儿子12岁,上小学四年级。孩子周岁左右断奶以后,陆燕琼就把他们留在家里由家婆照顾了。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陆燕琼每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趟。镇西屯还没有通水泥路的时候,陆燕琼要先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山下的永定村才能取寄存在亲戚家的自行车骑回家。以前还没有双休日时,星期六中午放学她才能启程,碰上冬天回到家天都黑了。那辆300多块钱的五羊牌自行车是陆燕琼攒了几个月的工资才买的,从1989年一直骑到1998年,整整十年,现在已经破烂不堪了。这几年有手机、通公路后,陆燕琼与家人的联系方便了许多,想孩子的时候打个电话,每逢周末也可以搭面包车回家与家人团聚。就这样,陆燕琼已经很满足了。

希望学生多读几年书

“不要求他们都上大学都成才,他们就是多认识几个字,出去打工挑个轻松一点的活计也好啊!”陆燕琼说,她在镇西屯出生在镇西屯长大,又在镇西屯工作了大半辈子,她知道这里的苦和乡亲们的不易,所以她希望学生们能够多读几年书,多学文化知识,将来过上更好的生活。近年来,镇西小学规模缩小,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要到镇上就读,由于年纪小生活不能自理,家长很不放心。如果镇西小学撤点的话,年幼的孩子上学就更不方便了,所以陆燕琼希望镇西小学一直都在,她会尽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启蒙老师。

新闻推荐

老农收购病死猪销往南宁警方扣押病死猪肉几十公斤

今报南宁讯(记者彭宁莉 通讯员杨海)为谋取非法利益,隆安县一老农马某,低价从本地村民手中收购病死猪,经简单加工后,再销售到南宁的一些饭店。6月17日,隆安警方根据...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陆燕琼:为山里娃启蒙 她25年坚守大山深处 □本报记者 吴东萍 通讯员 吴华丹 黄 斌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