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8日一大早,安县清泉镇的50多名镇(村)干部就忙着赶到镇政府会议室,为本周内“百姓提案”收集、办理工作查漏补缺。8时40分,会议结束,全体干部又马不停蹄地深入各自联系村,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等,面对面倾听百姓心声,实打实解决民生难题。
在“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安县清泉镇把“弄清楚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作为活动最基础的一环,积极开展“百姓提案”集中走访收集行动,让镇村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群众“零距离”交心、谈心,有针对性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金泉村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大多都种上了“川芎”这种中药材。目前,“川芎”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拳头产品。“董书记,你看嘛,现在地下水位下降,药材平时灌溉用水就不足;排洪沟又不通畅,一遇下雨就产生内涝。请党委、政府一定想法在沟渠建设、塘堰整修上帮我们协调下。”在金泉村8组,对村民反映的情况,镇党委书记董正红一一记在了自己的“小红本”上,从药材种植、销售到技术保障、灌溉条件等,记得密密麻麻。
董正红介绍,在“百姓提案”集中走访收集行动中,镇上为包括村干部在内的党员干部每人发放了两本“小红本”,一本用于写“民情日记”,记录具体的走访调研实况,另一本则用于梳理汇总社情民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单位根据群众意见建议讨论解决方案并写在“小红本”上,最终形成“百姓提案”,各单位定期将“百姓提案”提交镇党委会讨论,通过后及时安排实施。
为了把“百姓提案”办实办好,清泉镇总结建立了一整套“百姓提案”办理机制,即:“议事制”,集中智慧力量,由党政领导牵头,讨论提案办理规划、办理方案和资金筹措办法,解决“为老百姓想点什么的问题”;“督办制”,由包案领导牵头,组织落实提案的办理,并接受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解决“真正给老百姓办点实事的问题”;“两评议”,把组织评议和群众评议相结合,解决“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最高标准的问题”。
目前,清泉镇已有120多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三农”政策,为困难群众办实事7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筹集帮扶资金30余万元。
(张涛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3日,安县晓坝镇黄羊村71岁村民赵阳其上山捡柴,不幸跌落山崖殒命,民警分路寻找将老人遗体送回家。但作为赵家顶梁柱的女婿叶跃寿,前几日因为无证驾驶摩托车,被治安拘留,民警协调相关部门帮叶跃...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