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毁掉了安县桑枣镇残疾夫妻李建明、叶兴秀夫妇的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们获得贷款3万元重建家园。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夫妻俩省吃俭用,靠补鞋还清贷款。因为诚信,李建明被评为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入选2013年四川好人榜。
感受温暖
干群帮忙完成灾后重建
今年44岁的李建明家住安县桑枣镇立志村,是个聋哑人,妻子叶兴秀是盲人,家里还有一个聋哑弟弟以及长期卧病在床的母亲,一家人全靠李建明补鞋维持生计。
2008年,“5·12”大地震把李建明家几间本就破败的房屋夷为平地。2009年,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搬进了重建的永久性住房,而李建明夫妇只能坐在帐篷里叹气。这时,当地干部主动找到他们,帮助协调当地信用社,在没有任何财产担保的情况下为他们贷款3万元。当地群众也主动为他们出力,在当年寒冬来临前,建起了永久性住房。
诚信做人
两年省吃俭用还清贷款
新房修好后,李建明夫妇觉得只有守诚信,按照合约按时还清贷款,才对得起帮助他们一家的人。从那以后,李建明天不亮就起床,先到庄稼地里忙碌,早饭后又上街摆摊补鞋。妻子叶兴秀则在家摸索着做饭、养猪。他们省吃俭用,一个月很难买一回肉,将挣的钱积攒下来,凑够整数时,就去信用社还一次贷款。
叶兴秀说:“政府为了帮我们重建家园,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就把一大笔钱借给了我们,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所以有了钱,我们就该尽快还贷。”
桑枣信用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建明每次来还款,他拿的钱还散发着补鞋用的胶水味,而且多数是2元、5元、10元面值。有时他还300元,有时还500元,两年时间他将3万元贷款全部还清。
感动乡邻
所在村成为闻名的“信用村”
李建明诚信还贷款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很多人。安县农村信用社为夫妻俩颁发了“诚信户”奖牌;安县地税局的干部职工捐款,给他们买来了电视机、电风扇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桑枣镇的4家企业捐款1.4万元,为他家屋顶搭建了240平方米的彩钢棚。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松林村是桑枣镇信用社发放农房重建贷款最早的一个村,受李建明诚信还贷的感召,村民积极归还贷款,目前,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信用村”。
(本报记者 田明霞)
新闻推荐
——安县中学着力推进青年教师成长纪实建章立制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要成才学生,必须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安县中学一方面努力用事业和关爱留人才,一方面加快教师培养步伐,创新机制,促进成长,通过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挑起学校教育的大梁,保持了学校可持续...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