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杨村韦罗屯内的破损家具没有及时清运。田艳摄
5月23日,记者前往马山县部分乡镇对“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情况进行暗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通过一年多的清洁整治,隆安县村屯整体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村民卫生习惯逐渐文明环保,但部分村屯仍存在卫生死角和陋习。
杨圩村杨六屯:楼栋间存在卫生死角
记者在杨六屯走访时发现,受近日暴雨影响,水泥硬化的村道上黄土泥沙很多,一些垃圾、砂石被冲到地势较低的地方,无人清理。另外,村内屋舍、楼栋间的狭长空间易藏污纳垢,成为卫生死角,一些村民会随手将垃圾往这些阴暗的细缝内扔,主人家也未及时清理,日积月累,垃圾存积了不少。在村内一处三岔路口拐角处,一栋破败的农舍旁边垃圾随处可见,明显已堆积了一段时日。据村民反映,此处即将修路,并对路面进行硬化,所以无人管理。
村民杨大姐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基本能将家中的生活垃圾集中丢到村口的垃圾池内,但由于垃圾池距离村民集中生活区有一公里远,一些年迈的老人还是习惯将垃圾丢在村内,希望能有工作组对这些村民进行教育开导。
新杨村韦罗屯:屋前排水沟内垃圾多
走进韦罗屯,记者发现,这里的屋舍大多设有排水沟,而这些沟渠因不便清扫,囤积了不少垃圾,多是一些零食包装袋,花花绿绿的很不雅观。因为韦罗屯养牛的农户较多,村道上有不少牛粪,形成一个个“土地雷”。
记者在一处农户屋前发现,有几件废弃家具丢在门外的残石杂草丛中没有清运,沙发的外皮已经破落,露出了里面黑乎乎的海绵,十分影响环境。
针对记者所述问题,部分村民觉得无大碍,与以前相比“好了很多”就可以了,缺乏“要做到最好”的意识和补缺捡漏的行动,对于村干部组织号召的集中清洁行动有普遍的依赖性。
新汉村巴利屯:整体较好有零星垃圾
巴利屯的环境整治工作比较到位。记者看到,屯里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置有垃圾桶,村道上只有零星垃圾。有关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贴在醒目处,村规中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进行了分类,指导农民妥善处置垃圾。
据在外打工回乡的年轻人反映,家乡环境的改变是能真正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巴利屯与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大家越来越自觉爱护环境。在村里生活了20多年的蒙大姐说,村里经常组织村民对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清洁,对于自家周边的环境卫生,大家也能主动清理维护。“付出了劳动,谁也不好意思乱丢垃圾了。大扫除时家家户户都出人,心很齐。”蒙大姐说,如果大人多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他们不再乱扔零食袋,环境会得到更大改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冼敏 通讯员黄初艺)继“万名干部回乡行”活动取得成效后,近日,隆安县的“清洁乡村”活动再出重拳,将全县710个自然屯划为后进屯,全面开展“后进屯百日攻坚大行动”,将通过标本兼治,使一批基...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