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多亏了残联的帮助,我才能建起养殖场,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村民王顺忠因为肢体残疾,只能在家务农,家境贫困。北川羌族自治县残联得知情况后,对他开展了“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帮扶,协调养殖场地,安排他参加种养殖培训。如今,王顺忠不仅办起了养殖场,还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
今(18)日是第24个全国“助残日”。近年来,绵阳市按照“残疾人需要什么、残疾人能做什么、为残疾人做什么”的思路,积极为王顺忠这样的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着力构建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让广大残疾人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
全市各级残联扎实做好入户调研工作,采集信息资料,为残疾人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从残疾人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去年,绵阳市共为163548名残疾人落实“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974297项次,人均服务达7.48项次,实现了对已办证残疾人的服务全覆盖。
绵阳市还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实现了网上实名制动态查询残疾人基本情况和综合保障信息,详细掌握残疾人需求,为每个残疾人“量身定做”一套个性化的发展方案或帮扶方案,进而有效整合资源组织实施,帮助残疾人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绵阳市在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普惠政策上下功夫,在落实新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特惠政策上实施全面保障,认真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各县市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量服”实践中,盐亭将“量服”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考核,县目督办定期督查通报工作情况,极大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游仙、安县、北川加大服务力度,整合保障资源,为残疾人落实个性化帮扶方案人均9项次以上。
去年,通过“量服”平台,全市有60348名城乡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4263名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40229名残疾人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25449名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1780名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00名贫困残疾人得到应急救助,1206名下肢残疾人获得燃油补贴,62名取得C5驾照的残疾人享受到一次性补助。
绵阳市还认真开展“量服”工作“回头看”活动,切实增强帮扶实效,全面提升全市“量服”工作质量水平。通过对已入库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残疾人的深入了解,掌握他们的新需求,根据新需求,整合政策资源,加大帮扶力度,解决实际困难;更新修改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完善个人档案,让广大残疾人实实在在受益。
(本报记者袁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市第二期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近日在梓潼举行。来自江油、三台、盐亭、梓潼、安县、平武、北川7个县市的150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此次培训由市委农办、市...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