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子贤通讯员黄子琳)“村里没有垃圾池,村民都把垃圾丢到村里的水塘里,堆积如山的垃圾臭气熏天,遇到下雨就污水横流,经过都要捂鼻子。现在好了,新建了垃圾池,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聘请了保洁员,村民们再也不用踏过垃圾堆回家了。”隆安县都结乡天隆村党支部书记满怀喜悦。“政府出资新建的农田水利三面光水渠工程,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种植灌溉的难题。”横县瑶埠村的农民如是说。这些变化,与民进南宁市委会进村定点帮扶工作是分不开的。
2013年5月民进南宁市委会组建进村定点帮扶工作队,主要领导重点联系横县瑶埠村,选派一名机关干部进驻隆安县都结乡天隆村担任新农村指导员,一名机关干部进驻南宁市邕武东社区担任“美丽南宁”建设工作组队员,结合“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以派驻村点和社区为平台,发挥后盾支持作用。一年来,民进南宁市委会多次组织工作队、市政协第五委员小组(民进界别)赴联系进驻村点社区开展“委员活动日”调研、专题协商、治理环境卫生、募集捐款、走访慰问等帮扶工作,为改变驻点村生产生活面貌建言献策。民进南宁市委会共提交关于加强“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社情民意23条、市政协大会发言1篇、集体提案5篇。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危旧房改造、农田水利建设、清洁乡村市场化运作、农村违建房整治、发挥乡镇基层站作用、帮扶种植经济作物等方面工作,多条建设获得市领导批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帮扶工作中,民进南宁市委会为解决驻点村垃圾集中清运、水利灌溉等问题,出资修建2座垃圾池、1个活动宣传栏,赠送宣传资料3000余册,义务为群众写春联500多幅,发动各基层组织和会员捐赠电动垃圾车、垃圾桶等清洁器具一批。联系市水利局、扶贫办等部门,为当地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三面光水渠等工程争取财政项目支持资金70余万元,全力改变农村粗放生产方式,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韦宝国)今年以来,隆安县依法治县办和县司法局以“民生为重法律当行”为主题,积极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形成司法搭台、成员单位唱戏的格局。 今年初,隆安...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