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定江村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香蕉产业,推行“金穗模式”,从土地流转的收益和参与金穗公司的生产管理中获取的劳动报酬,使村民提前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倍增计划”目标。
隆安县统筹城乡及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世安介绍说,定江村农民耕地主要流转给金穗公司经营,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参与金穗公司的生产管理获取的劳动报酬,农民耕种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该村农民的土地流转给金穗公司后,绝大部分农民应聘到金穗公司成为企业员工,从事香蕉生产的护理与管理工作,实行最低基本工资制度。
目前,定江村约有60%的农民应聘到金穗公司。按照公司规定,这些应聘的产业人员,按每户一对夫妇作为一个生产作业组划分,每对夫妇年纯收入不低于6万元,最多的户达20万至50万元。
据介绍,作为土地流转发展香蕉产业试点及推行“金穗模式”的定江村定典屯,位于金穗公司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腹地,全屯共有83户339人,耕地3450亩,实现100%流转,是土地流转面积最大、农民应聘到公司就业最多的自然屯。该屯的产业人员人年均纯收入达6万至10万元。
“3年前,我靠自家十多亩耕地种植甘蔗、木薯等农作物,因为技术不好,加上销售渠道差,1年的收入只有五六千元。”定江村定盆屯村民卢智礼告诉记者,“自从我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金穗公司后,一年的流转费就有1万多元。同时,我和妻子应聘到金穗公司上班,负责管理60亩香蕉地,1年又有五六万元的收入,比2009年纯收入增加了10倍。”
卢智礼表示,自家以前住的是瓦房,“现在新建了一栋2层高的楼房,一家人过得非常开心。以前村子里的黄泥路一到下雨天就非常难走,现在村民都有钱了,通过金穗公司支持再加上村民自筹部分资金铺了水泥路,这一切都是‘金穗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投6亿元打造“一区四基地”
定江村推行“金穗模式”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农村产业调整的动力,也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催化剂。“金穗公司带动了定江村的新农村建设。”杨世安告诉记者,“作为南宁市综合示范村建设试点的定典屯,今年得到了综合示范村建设资金4000万元。其中,市、县级财政支持2000万元,金穗公司投入1000万元,群众自筹1000万元。定典屯的村风村貌得到了根本改变,生活环境变好了,我们还将在这个基础上投资打造一个‘那\’文化香蕉体验园,通过休闲农业带动我们示范村的发展,以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据了解,金穗公司计划以香蕉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为基础,投资6亿元,依托隆安县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一区四基地”示范区。在3.6万亩核心区推行香蕉标准化种植产业基地、香蕉物流交易产业基地、香蕉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蕉园新村观光旅游基地等四大板块建设,实现核心区的产业聚集、技术集成和经验集约化。
新闻推荐
在“平安南宁”法治宣传月活动中,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 朱新韬摄本报讯(记者朱新韬)手拉手参与平安建设,心连心共享安家乐业。10月16日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在全市范围开展“平安...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