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上半年,绵阳市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经济平稳增长。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9.26%;工业投资额完成137.8亿元,同比增长14.13%。其中,列入省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的高新区、经开区、江油工业园区、游仙经济开发区、安县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2亿元,占全市产业园区比重90%。绵阳市产业园区已成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承载力强、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主战场。
今年以来,绵阳市在支持五个省重点产业园区发展的同时,加速实施绵阳市“园区千百亿工程”,将全市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特色优势产业的集中区、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吸引投资的集聚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同时,绵阳市利用国家科技城优势,紧紧抓住院所自主和相对集中两条主线,突出院所成果转移、招商引资两个资源,围绕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两个主题,抓住军转民、民参军两个关键,切实发挥园区科技资源集聚优势,打造以核、航空、电子、新材料为支撑的国家级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中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高地。
按照非禁即允的思路,绵阳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融资能力,通过重点和龙头项目带动融资,通过加快存量资产的转换以及运用政府的公共资源积累建设基金,探索企业投资链条一体化模式和“投资者-中介机构-融资者”模式,破解园区建设发展瓶颈。
为做到“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上半年绵阳市还分别编制了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和核心示范区的产业规划(2014—2020年),邀请了全国顶级的产业专家进行评审并获通过。目前华瑞汽车投资1.7亿元的年产5万辆中华轿车新建焊装和改造总装线、新晨动力公司投资7.5亿元的宝马N20发动机一期部装线等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
绵阳市还推出了“天虎云商”电子商务“双千”工程,拓展园区企业生产经营领域。该工程规划在未来2至3年,绵阳市园区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天虎云商”电子商务平台达到一千户,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一千亿元。自今年5月该工程启动以来,已入驻企业近二百家。
(本报记者 杨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姝)在游仙区街子乡岳家村,投资150万元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有效改善了地表及其附近水体的水质,经处理的水质可直排芙蓉溪;在北川永安镇、擂鼓镇,投资3305万元建设的两处污水处理厂,预计年底...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