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总有一束阳光照亮你的前程,放心,叔叔不会丢下你不管……”面对被资助的贫困学生,绵阳道德模范周建国总是这样说。
从8月22日起,市夕阳红骑游总队携众多志愿者发起了2014年度“寻找贫困生,助学献爱心——金秋爱心助学”活动。接连两天,他们先后资助了涪城、安县三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前行的动力,找回了曾经失去的梦想。
22日上午10时,众多志愿者在周建国及剑门路西段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原粮机厂家属宿舍,找到何鑫的家。爱心人士胡沥文将5000元助学金交到何鑫手中,鼓励他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记者注意到,小何鑫的家在一栋破旧低矮的平房内,房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条件很简陋。
据了解,几年前,何鑫的爸爸因病去世,失去顶梁柱的这个家只能依靠妈妈打杂工支撑。何鑫自小喜欢学习,在他家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类奖状,然而家庭经济拮据,为何鑫的前程蒙上阴影。爱心志愿者们了解到何家的情况后,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要不是有你们支持,我孙儿肯定圆不了大学梦!”何鑫的奶奶感动地说。
23日上午9时,志愿者王燕华、何德才、周斌、李安惠、张显志等在周建国率领下,携带价值4000余元的书籍、床垫、被盖、课桌椅、实木家具、厨具、折叠自行车、衣物、食品等,来到安县秀水镇井水村7组易东乐家。志愿者一到达就忙活开了,有的打扫卫生,有的安装新床,有的组装课桌椅,有的挂窗帘,有的对家里正上小学的易永丽和易永刚进行心理疏导。北川中国心志愿者团队还带来两个娃娃读书所需的生活费用。
易永丽的老师刘勇告诉记者,这个家在全村算是最贫困的,家里没有家用电器,甚至连睡觉的床都是用石头支起的简易床板。几年前,易东乐的妻子受不了贫穷离家出走,留下一双儿女。两个孩子现在都患有自闭症。
志愿者知道易家的情况后,对他家进行了帮扶。在志愿者王燕华的开导下,两个孩子也开朗了一些,有话说了,脸上也不时露出笑容。
在志愿者的努力下,经过三小时布置,易家上下焕然一新。“这比过春节还喜庆,还欢欣!”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易永丽的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
临走时,周建国鼓励易永丽和易永刚两姐弟要不惧困难,好好读书。
据了解,志愿者们组织的爱心助学活动还将继续下去,他们的共同愿望就是:让城市、乡村每一株花蕾,都能在爱心沐浴下,健康成长,美丽绽放。
(杨兰 本报记者 李方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东华郑金容)从9月12日起,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禁烧办)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各地进行督查,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发生。当日,市禁烧办兵分四路对安县、涪城区、...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