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悦)记者日前从市旅游局了解到,2014年绵阳市旅游总收入实现277.26亿元,同比增长35.11%;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2821.86万人次,同比增长15.46%。旅游总收入在全省的排名,从2013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绵阳旅游再次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与接待人数的增势都明显提升,这是绵阳正逐步成为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效益初现,也是全市旅游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旅游产品包装营销、客源市场成功开拓和旅游信息化的加快建设,聚集了人气财气。
提档景区品牌,叫响特色旅游。2014年全市在建旅游项目48个,其中新建项目22个,江油李白故居、北川维斯特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景区已达19家,其中4A及以上景区10家。全市旅游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吸引了人气,各重点景区更以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特别是民族风情游、民俗文化游、温泉体验游、生态观光游等,带动了景区的人气旺盛。
民俗活动搭台唱戏,乡村旅游越来越受青睐。去年,绵阳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市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已经达到3个,涪城杨家镇、游仙街子乡、北川桂溪镇、安县花荄镇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全市新增三星级以上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7家。享受生活、休闲旅游日益成为游客需求,而幽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传统的民俗文化,更让乡村旅游独具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休闲度假。
丰富的节庆活动集聚着人气,也繁荣了绵阳旅游市场。去年绵阳市先后举办旅游发展大会、全球网络营运商大会、乡村旅游文化节等大型会议活动,并按照“月月有看点,季季有重点”的主题,举办了“五彩绵阳·春游独钟”、“夏风清朗·相约绵州”、“物华秋实·邂逅绵州”、“休闲养生·冬暖绵阳”等活动,并整合绵阳市各季线路产品进行产品宣传,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和旅游商纷至沓来。
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为全市旅游注入智慧元素。去年绵阳市完成了九环东线旅游交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对景区人流、车流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为现代化旅游区智慧管理奠定了基础。在星级酒店、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安装绵阳旅游终端查询机20台,建立乡村旅游商圈联盟,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同步发布在绵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信息,让游客在绵阳玩得开心、放心、舒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琨)昨(30)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超对科技城建设推进情况展开全面、深入的调研。他强调,要高水平、高起点做好各项规划,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科技城建设,确保建设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