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安县县城□
席珍奎 张祖强 本报记者 钟述强文/图
3月4日是正月十四,年味还未散去,位于安县雎水镇的洪发车辆公司火车机车配件生产线已是机声隆隆,成为安县节后率先开工的工业机械深加工项目。
新年伊始,安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作风建设新常态,坚定建设五位一体“幸福安县”目标,把握国家科技城军民融合集中发展区建设战略机遇和安县撤县设区历史机遇,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品牌化”同步推进,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
努力优化县域发展空间布局
2015年,安县把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和安县撤县设区作为最大机遇和挑战,扎实提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质量和水平,努力增强全县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加快推进绵安同城化。安县把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放到成德绵经济带和国家科技城建设中去思考、定位和推进。加强对接和宣传,确保中央、省委支持科技城建设系列政策在安县落地。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成兰铁路、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建设,安县加快完善雎水镇、黄土镇及周边区域产业、交通等规划,形成新的城镇功能圈。进一步完善“四纵两横一环外加两条生命通道”县域交通新体系,加快茶北路、方碑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等。力争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0个,打造“七里示范片及猕猴桃走廊”“桑枣玫瑰花园”“雎水环湖碧荷园”。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安县进一步鲜明“滨水安县·美丽花城”主题,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川西北最秀美县城和特色小城镇,力争全县城镇化率提高2%以上。加快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农业示范镇和生态旅游名镇,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坚持壮大产业
加快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新的一年,安县切实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和要求,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发展定力、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投资拉动、产业带动、创新驱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安县全面推动工业园区、优势企业、主导产业倍增跨越,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83亿元以上。进一步完善优化工业产业规划,推动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与科技城集中区产业优势互补。推动凯江工业发展区转型升级,鼓励干河子沿线工业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今年,安县将大力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做大水稻制种、中药材、魔芋、蔬菜等特色产业,盘活辽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安县将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重点支持专业大户、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加快推进旅游品牌化。围绕“休闲养生养老”主题,做优温泉旅游、做精乡村旅游、做大养老服务、做强要素配套,加快建设九环东线上重要的旅游承载地和目的地,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以上。启动“花城果乡”争创国家A级景区工作,打造辽安路和晓坝至千佛山乡村旅游带,力争新增农家乐或乡村酒店5家以上。
坚持深化改革
着力提升转型发展动力活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车道上,安县将进一步彰显政治定力、政治勇气和政治决心,松绑除障、凝聚民智,抓住“最大的机遇”,释放“最大的潜力”,在新起点上乘势而上。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财税、行政审批、民营经济、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等改革,做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支持信用联社改制,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依法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村镇银行或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切实抓好改革试点。紧紧抓住实施国家、省、市改革试点机遇,推广“多权同确”,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确权颁证试点,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化流转,启动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善“三资”代管中心运行机制。加快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建立以产权量化为核心的管理运行机制。
——不断加强开放合作。安县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加强产业规划和项目包装储备,加大中央、省、市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对外开放窗口职能和安县籍在外人士作用,围绕县内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实施以商招商、沿链招商。
马振雄风追大梦、羊生瑞气启新程。新起点、新机遇、新宏图将激励安县44万人民在加快建设五位一体“幸福安县”的征途上稳中求进、好中快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18日,安县重点规划课题《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装备”管理与使用效益》研讨会在桑枣中学举行,县教研室相关负责人和各子课题学校教科室主任、课题主研参加了会议。讨论会上,桑枣中学...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